[焦点访谈] 铲除非法期刊 (20120110)
视频网址:
http://news.cntv.cn/china/20120110/124049.shtml
中国网络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国教育月刊》、《中国全科医学》、《中华临床医学月刊》等等这些国字号的刊物名称很响亮,看起来也没什么异常。可奇怪的是,如果在这些期刊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作者不但得不到稿费,反过来还要向它们交版面费。那么,这些刊物凭啥收费?又为什么有人心甘情愿自己花钱买版面呢?
据记者了解,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一个普通居民小区,犯罪团伙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炮制出了一大批打着全国旗号的所谓权威、核心学术刊物。经警方粗略统计,七年来,有超过2万人曾经给这些非法期刊寄钱发表文章,骗取作者版面费超过千万元。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除了用虚假的金字招牌做伪装,非法期刊还花大价钱在知名搜索引擎和平面媒体上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小王就是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到这些非法期刊的。
小王说,一些知名媒体和网站的宣传推广,很容易迷惑人,很多作者因此没有再进行深入了解,就按照非法期刊的要求汇去了版面费。
不久,小王发现,他深信不疑的所谓权威期刊竟然在国家出版总署的网站上查不到备案情况,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于是报了案。
令警方吃惊的是,就在警方查办这个非法期刊犯罪窝点的时候,依然有大量稿件和汇款单源源不断汇过来。那么这些非法刊物为何如此受青睐呢?
据了解这些非法期刊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育类,另外一类是医疗类。他们着重强调,只要在杂志上发表论文,就可以获得继续教育学分,而继续教育学分是很多单位在评定职称时候必备的条件。
作者想发论文,非法刊物有用不完的版面,犯罪团伙的业务自然十分红火。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正规刊物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都有备案,对论文质量要求也很高。而非法刊物为了敛财,大都是粗制滥造。
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就是这些给钱就刊发的毫无权威可言的非法期刊,在长达七年时间里,稿源不断,汇款不断,真的是这些刊物伪装的太好,难以鉴别吗?
而实际上只要登陆国家出版总署的网站,输入期刊号就能够查清它是不是非法期刊。
据办案人员介绍90%以上的受害人都知情,当警方去收集证据的时候,很多当事人都不配合,甚至谩骂躲避民警。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统计,2011年全国收缴各类非法报刊474万份,记者注意到,其中以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为主要犯罪手段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有关专家表示,现在的学术评价体系关注的更多的是发表论文的数量,期刊的档次,而不是其本身的学术研究能力。为了使自己能在考核和晋升时获得通过,很多人就会买论文买版面。治理非法期刊就要推进去学术行政化改革,建立健康的学术环境,回归到学术管理本位上。
打击非法出版物,是“扫黄打非”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前不久,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度十大数据和十大案件。其中的一项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200万件,比2010年增加了17%。而在加大打击非法出版物的同时,对那些贪图利益,为非法出版物大开绿灯者,以及学术造假者也要加大惩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铲除非法出版物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