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3226 14
2012-01-13
浅议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

(一)什么是真理?
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观点和主张。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某一错误的认识不能解决问题,人们得到教训就会选择另一种认识(理论、观点和主张),来解决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没有止境,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就不会停止。

选择正确的理论、观点、办法和措施解决了某个问题,也就是达到了预想要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正确的理论、观点、办法和措施就是可以解决某个问题的真理。选择正确的理论、观点、办法和措施解决了问题, 达到了预想要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真理与谬误
真实就是真理。或者说,如实地反映现实社会与世界的矛盾(问题),就是真理。一切谬误和错误都是掩盖或歪曲现实社会与世界的矛盾(问题)。
也可以说一切如实地反映现实社会与世界的矛盾(问题),是走向或接近真理的道路。同样,一切掩盖或歪曲现实社会与世界的矛盾(问题),是走向或接近谬误(错误)的道路。
因此可以说,“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文风就是真理,或者说,“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文风是走向或接近真理的道路。汪玉凯先生的文章《中国已形成三大利益集团》一文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如果不能算是真理,就其文风而言,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问题),应该是接近真理的。

(三) 已知真理与未知真理
已经知道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和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不同的领域有不同领域的真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有各自的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认识,正确的认识,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是真理。还没有知道的真理是在已经知道的真理的指导下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全部内容。

2012-1-13
-----------------------------------------------------
与“砖家”讨论,什么是真理?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和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不同的领域有不同领域的真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有各自的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认识,正确的认识,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是真理。不过,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正确认识,称之为常识,不称为真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是很平常的认识。
人们习惯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里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正确认识称为真理,如在自然科学领域,历史上人们曾经只凭感觉认识天体活动,感觉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就误以为太阳围绕地球转,不是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转。当天文知识有了一定的普及,人们慢慢接受了“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转”这个正确认识,并且,把此认识称为真理。  
讲科学,就是讲理论思维、理性思维和理性认识,这不是凭感觉,用感性认识看待事物、认识问题。如果用感性认识看待事物、认识问题就会是非颠倒,得出类似“太阳围绕地球转”的错误认识。个人日常生活中如有错误认识,对社会无关,如在理论学术方面存在错误认识,又不允许不同的意见参加探讨指出其错误,并且,行政部门把这种错误认识当成正确认识采纳,其不良影响可想而知。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这句话而言,无所谓正确还是不正确。问题是只允许一部分人的一种解释,不允许对一种解释有不同意见。于是错误的解释“一花独放”,错误的变成了正确的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可以拆成这二句,一、“真理产生过程经过实践的检验”。二、“已经是真理了还需要实践检验”。应该说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是不正确的。
实践是真理产生的过程。已经是真理,说明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需要检验的是因为还没有成为真理。   既然是真理,就是指导实践的指南,并且真理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总之,已经是真理的正确理论、正确思想和正确认识是不受实践检验正确还是不正确。如果认为一切真理需要不断地检验,就否定了真理的存在。正如地球是太阳的行星是真理,是经过许多天文工作者长期观察加上大量的计算的实践检验得知,是已不需要实践再检验的真理。  
社会科学,一般讲的是如何管理的学问,人们对如何管理的认识很难达成一致,不象自然科学某一正确认识(真理)有数据和有实物可以证实。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每个人有不同的利害关系,由于人有私心,往往会把一切对自己有利的管理方式说成是正确的,与自己不利的管理方式说成是不正确的。这样,某一管理方式即使是正确的,对于想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谋更多利益的人来说就不被认可了,认为“没有激励作用”。这也是许多知识分子倾向于“争利机制”与广大工农群众倾向于“集体主义事业和共同发展”的分歧所在。
   社会科学,人们对如何管理的认识,即使是有数据和有实物可证实某种管理制度优越,一旦掌握社会管理权又掌握舆论宣传权的官员有私心,与“主流经济学家”一起,会把实践证明了的是优越的管理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出现的新的虽然还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说成是“旧制度”加以改变,复辟私有制。   “主流经济学家”就是把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之后新出现的代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虽然在遥远的将来才能实行)说成是“旧制度”。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因为人们凭感觉认识天体,以至错把谬误当成正确认识和真理,如今,同样存在因为凭感觉认识事物,一样会被类似“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假象所迷惑。加上长期以来主流媒体不见哲学家、政治学家和教育家评论时事,只见“主流经济学家”独占话语权发表一面之词,不讲理论思维、理性认识,只讲感性认识,误导舆论。造成了如今贫富两极分化并还在加剧的局面。
  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每一次研究成功和新技术的应用,是研究人员在某一项目上寻得物质客观规律的成功,不是研究人员凭空制造的成功。研究人员一次次研究成功,就是一次次运用已知的真理(许多是在前人传授的知识基础上)寻得一个个客观规律的成功。
在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工作者在为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同样也存在“寻路”的问题,即寻找符合管理方面客观规律的方式方法。这也是传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用已知的真理寻找未知的规律。   因此,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也应该在前人传授的知识基础上去寻得未知的知识、规律和真理。换句话说,解决社会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就是寻找符合管理方面客观规律的方式方法,不应该离开前人提供的有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去解答,否则,就会误入歧途。2008-9-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3 11:42:29
真理是理想的东西,追求真理是过程,也是需求解读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 11:46:22
真理和谬误应该是就事论事儿吧  单独的说不是很好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 11:52:59
lzsxy2009 发表于 2012-1-13 11:42
真理是理想的东西,追求真理是过程,也是需求解读的过程
真理有已知的真理和未知的真理之区别。

已经知道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和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不同的领域有不同领域的真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有各自的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认识,正确的认识,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是真理。还没有知道的真理是在已经知道的真理的指导下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全部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 12:21:56
民声123 发表于 2012-1-13 11:52
真理有已知的真理和未知的真理之区别。

已经知道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和 ...
真理不应该有已知和未知这样的割裂,我们认识的“真理”不代表就是真理也许是谬误(当谬误和真理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没有显示出错误来,这种可能性根本不能排除的)
真理就是真理,从真理的客观性而言和主观不主观没有关系。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那么一定是主观谋求与客观的统一,反之不行。真理处在被认识的地位,人是主动地位。两者至于能不能在实践中能不能统一没有定论(至少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也不能排除有的方面无法达到统一的可能性。一直刻意回避的本源问题,就是一个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 13:02:39
选择正确的理论、观点、办法和措施解决了某个问题,也就是达到了预想要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正确的理论、观点、办法和措施就是可以解决某个问题的真理。达到了预想要解决问题的目的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