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82 2
2012-01-14


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建国 2012-01-14 01:39:05

   

刚刚闭幕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对于这一要求本身,应无太多疑义,正因为如此,如此高调的强调,才引人思量。

   

金融行业的诞生和发展,本来就是因为实体经济有需求。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便利,如支付便利、融资、分散风险等,人们才愿意付钱购买这些服务,金融业的发展才有了扎实的基础。否则,人们就不会为金融服务埋单,金融业也就无法真正发展。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是近代经济学家中的顶尖人物,他曾说,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

   

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来理所当然的事情,源于近年来金融业有偏离这一目标的倾向。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较严重的资产泡沫,大量资金涌向各种资产特别是房地产的炒作。同时,实体经济普遍发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国际上,2007年以来一连串危机,包括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国债务危机的接连爆发,都直接或间接源于发达国家的资产泡沫和过度负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对于实体经济的危害,异常清晰地显现在世人面前。

   

虚拟经济膨胀、资产泡沫此起彼伏,简单指责投机是不够的。人们本来就有投机倾向,赌博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长,关键问题是为何有些人投机,有些人不投机?准确地说,在什么条件下人们会投机,在什么条件下人们会专注于实业?

   

投机的原因当然很多,不同情况下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也有不同。具体到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包括我国投机行为和资产泡沫,笔者以为货币超发及由此引起的通胀预期,是投机泛滥的基础所在。

   

货币超发引发投机的原因非常明了。想像一个人倘若多年打拼,加上运气不错,有了五百万存款,这本是一大笔钱,他本应退休颐养天年,或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寄情山水,总之不应再为生计而奔波了。即便许多人选择继续努力工作,也应是因为志在于此,而不是迫于生计。可倘若一年的通货膨胀有10%,那么一年就损失掉五十万,相当于好几年的奋斗白费了,那么这个人的反应很简单,千方百计也要让自己的储蓄保值,至少少损失一点,倘若能赚一点更好,赚多了当然也不介意。

   

故事到此远未完结。即便没有五百万,我也从这位有钱人那里学到了一个简单的生财之道,倘若我可以借到五百万,买个能够保值的实物放着,一年后卖出去,岂不净挣五十万?倘若我买的东西还能升值,如过去几年的房子,那么我岂不赚得更多?五百万的房子每涨10%我就挣50万,为何不大买特买,只买一个岂不是傻瓜?有了这样的赚钱机会,谁还有心思安心本职工作?所谓实体经济,说到底不就是每个人的本职工作吗?

   

简单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房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即通货膨胀率高时,房价上升也快,二者的关系亦步亦趋,非常显著,充分表现了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对于房地产投机的刺激作用。如20072008年房价的快速上升,就对应了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及之前国内一系列紧缩政策,共同把通货膨胀打了下去,同时打下去的还有房价;2009年下半年,通胀预期随着4万亿财政刺激的推进和大量的货币发行而快速发酵,房价再次涨声一片,引发了20105月份以来的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

   

上面的投机需要借钱,借钱当然不容易,可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如买房子是可以借款的,房子抵押还可以借更多的钱,买更多的房子,循环往复下去。另一个借钱办法是注册公司,即便生意本身不是很赚钱,只要赔得少于通货膨胀率,总体算起来就还是赚的,不失为精明的买卖。对于已经存在的公司,当然要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增加投资,这也就难怪为什么通货膨胀高涨时都伴随着剧烈的投资热潮。

   

一个简单的“扩大再生产”的办法就是囤积居奇,低买高卖,只要仓储成本低于通货膨胀,也就赚了。进一步,这种囤积居奇本身减少当期供给,还会进一步拉高通胀,形成一种通胀的正反馈机制。表象上,就是物价越涨越高,甚至高得离谱。离了谱,就要回到谱上来,因为泡沫终究要破灭,只不过这个过程可能很曲折,耗时很长,浪费很多资源,导致很多资源错配。经济分析中对于泡沫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最终就源于这种资源的浪费和错配。

   

金融业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就要尽可能减少这些投机和泡沫。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管住货币不一定万事大吉,但管不住货币却万万不行。

   

(本文作者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8 06:43:57
一超发就泡沫化,一收紧就倒闭化,尤其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一直都很迫切,实体产业健康发展,创新科研、技术水平不断进步,虚拟经济才能根基牢固。
再有就是转化、挖掘的问题:产学研如何更好地衔接,军转民如何拓展新领域;企业如何更好地挖掘潜力,投资新兴产业,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金融资本在这方面作为,既充满活力和动力,也具有挑战性。做好这些了,不但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也顺应了历史趋势和潮流,价值也就更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8 19:49:46
只能是愿望啊,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