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274 3
2012-01-14


成都晚报

2009年,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大一学生宋笑生退学了,家人寄来的钱被他用于旅行——走了长城、长征路、西藏等地。这些,他并未告诉远在农村的父母。他们还在为他骄傲着,辛苦挣钱,弟弟妹妹为了他继续上学而缀学打工挣钱,省吃俭用,供着这个村里少有的“大学生”。近3年来,家人共给他寄了6万元钱。直到今年11月,他们才知道真相。最终,家人原谅了宋笑生。但他的下一步计划是,3年环游地球。(《河南商报》)追逐梦想是你的自由,可是,能不搭上亲人的人生吗?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曾是几代文艺青年的“圣经”,仿佛一个人如果不能趁着年轻岁月,踏遍万水千山,也就虚度了今生。这种想法其实一点错都没有,青春本就是要用来激扬、绽放的。或许,宋笑生也算追梦青年中的一个。只是,他的追梦过程,实在有点“坑爹”。

   

不同于出身工厂主之家的凯鲁亚克,宋笑生的家境是极为贫寒的。他的父母一年到头舍不得吃肉,衣服也舍不得买新的。姐姐和弟弟妹妹辍学后南下打工,省吃俭用之余把钱都寄回了家里。一家人辛苦攒下的钱都给了宋笑生。常言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是宋笑生这个被家里寄予厚望的孩子,却是那么的不懂事。在外出旅行的三年间,他花掉了家里给他6万元,另外还找同学借了2万元,而自己仅仅通过打工挣了一两千。3年6万元,对他的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当然,作为一个成年人,他有权自主退学,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但是,他没有任何理由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去“挥霍”亲情和家里的血汗钱——那是供他上学的,而非旅行的。父母费尽心力地培养一个大学生,姐姐和弟弟妹妹缀学,都是希望宋笑生学有所成,能有好的前途,改善家里的境况。然而宋笑生的所为,不止花掉了家里的钱,更埋葬了父母、姐姐和弟弟妹妹的梦。在报道中可以看出,宋笑生的家人实在是太爱他了,既能为他受苦,也肯在得知他退学的消息后原谅他,我想正是这种近乎溺爱的感情,才让宋笑生敢于任性而为,完全抛弃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的,他甚至可以拒绝亲人的牺牲,但他却选择了欺骗和安然享用。

   

宋笑生的初衷是很好的,在就业压力极大的今天,他或许在想:自己上的既不是名牌大学,又没有家庭背景,所以希望自己的旅行经历,能成为一种对未来的投资,以此来改善家庭状况——只是至今他还未曾因此获益。由此也不难推断,在如此浮躁和焦虑的心态之下,退学时他对自己的未来缺少切实的规划。宋笑生的魄力使人钦佩,只是如此豪赌后的失败,不知他此前是否有过估量呢?

   

其实,旅行的方式很多,除了观光性质的旅游外,还可以有所谓“义工旅行”,也就是让旅行者通过打工,如在旅店里以打扫,洗碗,整理床铺等服务,来换取食宿,实现自己的旅行梦。这样旅行之余,还锻炼了自身能力。可惜,宋笑生没有自食其力地旅行,而是让亲人的人生为他的梦想埋了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4 16:06:40
这个人就是个人渣,太悲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4 16:14:02
哎,真不知道说他啥好啊!怎么能心安理得的拿着辍学的弟弟妹妹打工挣来的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23:09:09
真是无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