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39 1
2012-01-16


财新《新世纪》

平静已久的证券监管领域近来频频透出早春讯息。郭树清首次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较为清晰地勾勒出这位新任证监会主席的监管哲学。其要旨是,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选定的主攻方向有二: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标志着证券监管思路的一次大转向,符合市场规律和国际潮流,它必将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愈加丰富。

   

证券市场在中国获得重建以来,成就显著。历任证监会负责人均在特定约束条件下有所突破。但是,多年监管实践中存在的缺陷也显而易见,根由即为浓厚的父爱主义。举其要者,在发行环节,从额度制、审批制到核准制,发审委审查均横跨行业审查、拟上市公司业绩审查、未来创新发展能力的判断。据称,实质性审查意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金融业对外开放问题上,证券市场最缓慢、最保守。这被解释为,中国券商规模小,历史短,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一旦放开外资入股境内投资银行,境内证券公司可能大批倒闭。对于证券期货业产品创新,监管部门也始终盯得紧、审得严,其立意依然被归结为保护投资者。事实上,父爱主义已渗透到监管的各个环节。

   

即便这套父爱哲学起初有若干合理因素,如今,过度保护的弊端已清晰暴露;即便其设计意图用心良苦,实效已然走到愿望的反面。它导致的最致命后果在于,资本市场本应具有的资源配置作用被严重削弱。市场长期萎靡,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某些人还以保护为名,行揽权、寻租甚至贪腐之实。曾有前任证监会主席大力建章立规,推进市场化建设。惜乎任期过短,改革未竞以全功。而其他证监会主席多受紧迫的阶段性任务羁绊,无力或无心他顾。如今,清理这一落后、无效的监管思路的任务,摆在新任证监会主席面前。完成其问题清单上的任何一项,都意味着必须摒弃这套父爱主义监管哲学。

   

郭树清显然对此有明确认识。他提出,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主动改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幅减少事前准入和审批;以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导向。如果在其任内,这些计划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放弃或削弱发审权力,由投资人自主做出价值判断,将掀起证券监管体制的一场革命。如果能够借此斩断饱受诟病的权力寻租利益链条,则将有力促进证券市场走向真正市场化。当然,即使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新股发行注册制也并非完全没有门槛,“不是打个招呼就行”。但是,这个门槛是真实、准确财务披露规则。即便是业绩极差的公司,只要能够真实披露财务状况,是否发行成功将由中介机构与投资人决定,监管部门并不承担任何背书责任。这将使监管部门卸下救市重担,致力制度建设,专注市场秩序。

   

深化以发行体制为重点的一揽子改革,并非一放了之,须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郭氏讲话中多处提到“公开透明”。他还要求“扎实推进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据悉,从下月起,申请公司从申请第一刻起就上网公开信息,充分发挥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这些举措均值得欢迎,媒体在其中大有用武之地。

   

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在金融领域,保险业股权开放的幅度最大。无论是四大银行还是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几乎均有外资入股。相形之下,如同证监会负责人承认的,证券业“走了一些弯路”“越办越抽抽”。外资持股比例一直死守合计25%、单一20%的规定,而且合资公司的业务范围仅限于投资银行业务,仅有的几家全牌照合资券商均是历史遗留产物。围栏圈养的后果是证券公司大者元气不足,小者苟延残喘。此次郭氏特意提到,引进成熟市场的机构、人才、产品和技术,有效提升境内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态度显然转为积极。证券市场的开放非止中介机构一端。事实终将证明,只要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开放越早越安全。

   

郭树清履新仅两月有余,监管新政频频出台,且切中要害,令人充满期待。诚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将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但是,无论道路会有多么曲折,多么艰难,监管思路应一以贯之,那便是挥别父爱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0 17:05:24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