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最近路过武大工学部东湖边校门的市民会发现,湖里有一大一小两处被围起来的水域。其中大的一块水域为日本碳纤维净水产品示范工程,小的一块水域为武汉大学教授基于自己研发的新技术设立的净水试验区。
“这就是东湖设立的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净水产品控制湖泊富营养化试验区,4天后水质可上升2个等级,2个月可升3个等级。”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李兰站在湖边,向记者介绍这种用碳纤维技术破解湖泊治污的新方法。
李兰介绍,大的一处水域是2011年9月,武汉大学联合武汉水务局,在工学部北门东湖主湖设立1800余平方米的日本碳纤维净水产品示范工程。记者看到,这处水域水质明显比东湖水清澈许多,附着在水底的一丛丛碧绿茂盛的水草和小鱼小虾清晰可见。
略小一点的水域是李兰基于自己新技术设立的净水试验区。在对日本同行产品工艺引进的同时,她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生态净水产品,获得3项国家专利,并已开始作对比实验。经省水文局水质检测中心检测,4天水质上升了2个等级,达到了日本净水产品同样效果。
据介绍,我国普遍采用河湖清淤治污,处理技术存在不足,易反弹。而进口的日本产品,费用比清淤还要高。李兰研制的新产品治理费用低于清淤费用,另外也减少了挖出淤泥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因此,此示范工程将形成水质净化、生物链恢复、生物能源、消减二氧化碳排放一举四赢的新局面,成为武大重要的科研教学新基地。
原载1月17日《长江商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