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热惯性削减建筑高峰用电负荷的可行性研究
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居民对室内热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建筑能耗的增长导致建筑用电量的增长。
为了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和保证电力的持续高效供应,同时减少发电装机量和避免电网扩容,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电力负荷或对高峰期的用电负荷进行转移以实现对建筑的用电管理。利用围护结构的热惯性,供暖设备或制冷设备可在用电低谷期运行,热量或冷量被存储在围护结构中。
用电高峰期停止运行设备,释放存储在围护结构中的能量以维持所需的环境条件参数,由此可将高峰期的用电需求转移到了低谷期。论文的创新体现在利用谷电以及材料的热惯性维持所需条件的同时削减高峰用电能耗。
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虑室内物品的蓄放热特性,研究在冬季供暖期和夏季高温期,供暖房间围护结构热惯性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以及冷库内存储食品热惯性对食品本身品质和存储期限的影响,分析了利用热惯性削减高峰能耗的可行性。论文对材料的蓄放热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比了基于谐波分析法和基于传递函数法两种体系的热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的主要热特性指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物理意义。
根据食品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