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出来晚了一点,但是排名还是很公正的,一些被剔除来源期刊和扩展板的经济学类杂志都是名至实归。我为了投稿,近年翻遍各种杂志,发现名次升降比较合理。大致降幅剧烈的期刊如下:
大降:
期刊:去年——今年
国际经济评论8--15
经济学动态19-33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34
改革22--47
中国经济社会史研究24--41
财经科学27--32
财经问题研究29--36
宏观经济研究31--39
上海经济研究35--43
财贸经济37--49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40--52
税务研究45--6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46--56
当代经济研究47--64
财经论丛48--63
经济纵横49--54
经济问题探索50--58
中国经济史研究53--70
城市问题54--67
金融论坛56--66
经济经纬60--71
国际经济合作61--剔除至扩展板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62--69
科技与经济64--剔除至扩展板
经济问题65--剔除至扩展板
中国经济问题67--剔除至扩展板
农村经济69--剔除至扩展板
扩展板
中国流通经济10--20
首都经贸大学学报12--剔除
兰州商学院学报15--剔除
涉外税务17--剔除
生产力研究19--剔除
开发研究20--剔除
投资研究21--剔除
其实每年降入扩展板的都是主板倒数期刊,现在降幅剧烈的期刊,下一期就有降级可能。归结起来降幅剧烈有几种原因。
1、关系稿太多,影响质量。不少学报这类问题较多,可能编辑碍于面子不得已而为之,但是,经济学动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之类许多稿子质量也明显有关系稿之嫌,不知为何自毁长城。
2、稿子研究方法老化。部分期刊不重视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也许是编辑知识结构所致,强调说理,甚至以重视思想性为由,拒绝数量方法,更有趣的是有的期刊竟然对来稿标题一律进行修改,过于强调期刊的自我意识了。
3、有些ZF机关办的期刊,或者不太把cssci的规范放在眼里,发稿我行我素,排名如何及是否被剔除无所谓,也有的期刊有敛财倾向,形式多样。
4、部分期刊有地域性歧视,一是稿子以某一地区问题为主,限制了转引率,另一种是选稿明显偏重本地及周边省份,也算是关系稿的一种吧。
至于扩展板掉级的,往往是没有改掉以前从主板掉下来的毛病。至于升级的多数是在学术规范上有进步,特别是数量方法运用较多的刊物。
供大家选择投稿期刊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