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隐藏的内容
在8之前,请各位记得郎咸平的产业链“6+1”,下面的逻辑都是跟着这7步走,既“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物流管理、批发与终端零售加上生产制造”
2007年,黄金年代第一年,这一年,淘宝用户达到5300万人,日独立用户数突破900万,交易总额突破433.1亿人民币,超越家乐福和沃尔玛销售额之和。这一年,淘宝销售TOP10排行榜为:服装、手机、化妆品、居家日用品、家用电器、充值卡、相机摄像机、PC及配件、笔记本电脑、食品保健,与2006年比,居民消费品明显增多!(注意这个和前面说的大背景,完全契合)比起2006年,上升最快的是服装,家用电器,家具用品。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就是鸡国家庭已经接受了淘宝,淘宝的支付宝、诚信体系构建的商业氛围已经得到鸡民们的认可。看看前五位,服装,手机,化妆品,居家日用品,家用电器。这五个玩意,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它们在各自的实体行业,利润丰厚,熟得不能再熟,各路巨头已经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瓜分完毕,草根想插一脚,门都没有。但是,淘宝就提供给了苦B这个机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年,对2004年~2006年一路走来的苦B来说,是个非常关键的一年。
一方面,淘宝在这个时候已经在运筹帷幄,改变淘宝集市的运作方式,不再是那个单纯的苦B保护者,只不过尚在构建,还未出手,这一年就给了最早这批卖家们缓冲的机会——你要么定下方向,把你前三年积累的优势发扬光大,要么,就泯然于众人吧。
另一方面,随着淘宝这个当年土鳖的扬名立万,慕名而来的各路豪杰,有为青年纷纷驻站。更多的苦B加入,玩家队伍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新的玩家,或许没有抢滩一代的先发优势,但他们之中,有的人或许更了解互联网,或许更了解商业的本质,或许更多的或许,总之,这个时候的淘宝,要么你成为职业的苦B,要么就只能成为龙套。
抢滩一代的苦B当时情况到底如何呢?
首先,他们很多人真的都挣到钱了,这个是真正的事实。这些草根起早贪黑,辛苦打拼,很多人都依靠淘宝这个平台发了笔财,毕竟市场销售额就摆在那里——超越家乐福和沃尔玛总和的销售额,想想都恐怖。
那么,挣了钱的抢滩一代苦B,在这一年最都做了什么?
在开始说之前,先总结下C2C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仍然以为郎咸平的产业链思维来看,传统产品经济模式有“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生产制造、订单处理、物流管理、批发与终端零售”,而C2C的本质,则是通过互联网的廉价信息传递,让终端客户从电脑屏幕上通过图像,文字描述,实时沟通了解自己所要的商品,再通过互联网下单,依靠发达的物流体系直接把商品送到客户手中。也就是说,C2C,实际上是砍掉了订单处理、物流管理、批发与终端零售这几块,把他们**成一体,规避掉他们产生的成本,你可以管这叫网络营销。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苦B们发生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