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酒业十大展望 茅台价格有望过3000元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9日 03:28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夏 芳
2012年中国产经年度展望之六
编者按:中国人的酒文化为这世上一绝,雅的如曲水流觞,拙的如划拳行令。穷人敬酒原因是以酒为稀贵,富人敬酒为的是结交谋财。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个中好坏不好说,但是白酒一定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之物。临近春节,各个酒企摩拳擦掌,战业绩,拼销量。
2011年,酒类行业风生水起,从各方口水战到价格战,激烈的竞争有望延续到今年。2012来了,酒企能否再次靠不断涨价与各种噱头吸引投资者,能否再度成为资本市场投资的热点,我们拭目以待。
白酒涨价大戏仍将继续
过去的2011年,虽然发改委几次约谈白酒企业干预白酒涨价问题,但是,并没有改变白酒企业涨价的步伐,而这一涨价趋势在接下里的一年里仍将继续。
涨价,对于一线白酒企业来说,由于其掌握定价权,因此,涨价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是技术性涨价,而另一方面则是战略性涨价需要。
对于茅台、
五粮液(
30.56,
0.34,
1.13%)等一线白酒企业来说,涨价似乎是企业品牌价值的体现。虽然茅台的价格在外界看来已经背离了他的价值,但是,对于茅台来说做奢侈品更是需要价格的支撑。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白酒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精髓,是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标签”标志。而茅台更是具备了奢侈品的几大要素,因此,茅台价格的高涨成为部分消费者“面子”消费的首选。另外,从品牌沉淀来看,茅台和五粮液、
泸州老窖(
35.63,
0.40,
1.14%)、剑南春、郎酒、汾酒、洋河等企业的涨价可以看作是企业战略性涨价行为,这是白酒行业发展趋势的外在凸显,是营销要素变革的体现。
点评:一个“涨”字概括了整个白酒业的发展状况。而对于一线白酒来说,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为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是顺应企业业绩增长的唯一路径,而涨价成了企业必然的选择和理由;另外,二三线品牌企业和中小白酒企业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技术性“涨价”,有的是来自原材料、包装物以及物流、营销费用等的大幅增长,不得不提高出厂价格,以缓解企业运营成本压力。不管何种方式的涨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虽然经济放缓会给白酒企业带来阶段性的增速放缓,但是,白酒“涨价”还将继续。
白酒业将迎来并购狂潮
从白酒市场来看,一线白酒企业资本雄厚,产品销售更是稳中有升。不过对于二三线白酒企业来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提价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慎之又慎,另外,加上国家宏观调控,在银根收紧的背景下,二三线白酒企业要想扩产,首先得到资本的支持。
在白酒业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在过去的2011年,机构的眼光也盯在了白酒企业身上。据资料显示,2011年11月30日,联想控股发布消息,斥资数亿收购河北乾隆醉酒业87%的股份。这是继今年6月,联想控股投资1.3亿元人民币,以39%的持股比例成为泸州老窖旗下的湖南武陵酒第一大股东之后第二起并购案例。
另外,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渠道与终端建设、品牌建设等营销费用居高不下,在“挤牙膏式增长”背景下,以资源换市场成为主旋律。业内资本整合、业外资本注入成为白酒行业近五年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华泽集团整合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各区域强势品牌;基金重仓白酒;酩悦轩尼诗将剑南春旗下文君酒55%股权收购等等。种种迹象表明,资本进入加剧了白酒行业的整合速度和力度。
点评:在白酒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样,在投入不一定产出,不投入一定不会产出的基本理念下,白酒企业对资本的压力空前高涨,这也就很明白的看出为什么茅台重金砸向央视,抢夺“标王”的背后原因,如果被洋河、郎酒拿下标王,茅台品牌地位暂且不论,就茅台的市场地位稳固性很难把持得住,茅五洋格局或许可能新写。下一阶段,基金、风投等金融资本进入白酒行业会成为一种主要资本业态,并不会改变企业的经营性质和管理模式,而资本整合由一二线白酒品牌向三四线中小白酒品牌渗透。
次高端白酒进入井喷期
谈到酒业市场,当然首先想到的则是白酒行业,近几年白酒企业的迅猛发展,价格和产量也是逐渐递增,成为酒水行业内最耀眼的“明星”。
而值得一提的是,“向中高端延伸是中国白酒企业目前都在考虑或进行的事情。”,对于中国酒业第一集团军的茅台、五粮液来说,由于其全国化市场布局早已成型,依托多市场汇量式增长几无空间,提价几乎成了企业唯一的增长空间;提价也正符合其作为“社会化功能属性”的高端品牌形象。而作为二线白酒品牌来说,定价能力不及茅台五粮液以及国窖等一线品牌,依托研发中高端新产品实现产品结构提升是其实现增长的最有效途径。
另外,沉默多年的
山西汾酒(
52.84,
1.23,
2.38%)开始发力,在营销上加大力度,汾酒是国宴第一用酒的身份给推上历史的舞台与茅台媲美,其这样做的目的虽然招来非议称其作秀,但是给汾酒带来的却是市场的销量以及价格的提升,而国宴用酒的身份也给企业带来了品牌上的提升。另外,以外资身份的
水井坊(
20.80,
0.19,
0.92%)做高端产品是公司主要的目标,还有泸州老窖的1573,
洋河股份(
122.26,
3.26,
2.74%)等白酒企业不断推出高端酒,另外,郎酒的价位也在向千元奋斗,从整个形势看,高端酒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状。
点评:从可查的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可以看出,高端白酒的量价齐声给白酒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正是看到了高端酒的市场,所以,白酒企业纷纷推出高端白酒,在打造自己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国窖1573更是推出高端奢侈品定制酒,目的也是为1573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从市场上可以看出,二线白酒为了获得更好的销售,做高端酒已是他们的目标。
红酒投资泡沫将逐渐破灭
在众多的“炒”概念下,炒作红酒成为投资者近两年来的热门投资。高昂的价格背后,则是彰显出投资红酒的泡沫。 然而,这个泡沫一旦破灭,多为舶来品的红酒将受重创。
在投资者眼中,红酒被称为“黄金液体”,不少手有余钱的市民转向炒红酒。而红酒专卖店更是像雨后春笋般不断阔张,而红酒的价格更是高的离谱。
在今年2月以前,拉菲一直成为葡萄酒行业内领涨的“龙头”。2009年以来,2000年份拉菲价格从原来的8600英镑上涨至2.2万英镑,累计涨幅超过150%,此后价格进入调整期。而根据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统计数据,2003年份拉菲每瓶价格在2010年12月28日是12340元,而到2011年10月27日价格为13570元,涨幅仅为10%左右,远低于过去8年平均每年高达30%的涨幅。
可以说,拉斐的涨幅创造了一个奇迹,而其他类别的红酒价格也是一路挺进。据伦敦国际红酒交易所今年的数据显示,2010年波尔多精品葡萄酒投资收益远远超过黄金、原油及股票。该交易所编制的名酒50指数2010年上涨57%,这期间,全球金价涨幅为35%,原油涨幅20%。
点评:红酒投资在国外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投资标的,但是在国内,红酒投资刚刚起步,加上国人对红酒投资缺乏知识判断,投资红酒成为投资人炒作的题材,从拉斐的价格上就足以证明。一些红酒专家告诉记者,红酒价格的攀高都是被炒起来的,在对于红酒真假不能判断的多数投资者来说,高昂的红酒价格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随着几家红酒交易中心的上线,红酒交易从无形变的有形,价格也逐渐透明,因此,在未来,红酒投资的高泡沫必将破灭。
古越龙山(9.98,0.14,1.42%)战略升级
黄酒区域销售格局短期难改
谈到黄酒,大家或许想到了古越龙山,这只资本市场上唯一的一个黄酒企业,在沉默了多年后,在去年开始了企业新的战略布局,古越龙山决定将产品销售走出苏浙地域,将向全国销售。
另外,在2011年年底,黄酒原酒电子交易中心上线,对于黄酒品牌提升和销售渠道都将有利,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黄酒则多了一个投资渠道,而古越龙山的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对企业来说,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可以说,黄酒原酒电子交易中心的出现,让黄酒投资变得更加灵活。中国酿酒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黄酒原酒交易平台的出现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创新。在其看来,黄酒与其他酒一样,酒越沉越香,年份黄酒的投资在浙江已经有恨长的时间,但是囤积的原酒多数是存放在仓库里,要想变现比较困难,有了交易中心,囤积的原酒就可以通过网上交易变现。
有了电子交易中心这个平台的启动,意味着绍兴黄酒以后可以像“炒股票”一样交易,黄酒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还将成为一个投资品。
点评:市场调查显示,目前原酒交易中的购买者部分为自行消化、送礼等,但把黄酒作为投资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因为流动性的制约,黄酒原酒交易也有众多不便。而且,目前原酒的销售主要集中在绍兴地区。原酒交易电子平台的出现,打破地域性,拓展了投资渠道。对消费和投资来说,相当于多了一种新的金融投资品。也就是说,在这个平台上,原酒可以自由买卖、快速变现,方便更多投资者投资原酒,也可以通过网上交易让更多人了解绍兴黄酒。这对于绍兴黄酒而言,则是一次提升酒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机会,不过,绍兴黄酒要想走出江浙地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