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879 0
2012-01-20
基金迎来分红小高潮 年底分红严重缩水2012-01-20 07:50:34 来源: 《信息时报》 有3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由于年底,加之市场延续2011年的冷淡行情,基金市场显得分外安静,而近日,基金公司开始扎堆分红,掀起分红小高潮;众禄基金研究数据显示,1月份共有41只基金分红,但基金分红额度普遍较低,债基成为主力。
其实每年岁末年初都是基金分红的最佳时间窗口,去年四季度以来,已经公告分红的基金达到41只,派送红包数量超过100亿元,与去年二、三季度分红总额持平。从年初截至1月16日,已经发放红利的基金有10只,不过相比去年同期的54只大幅缩水。
一季度基金集中分红
从分红基金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无疑占据了主体。颇显尴尬的是,由于偏股型基金去年全线亏损,在这波分红潮中几近绝收,仅建信恒久价值、华夏红利等少数长期绩优的基金分配了收益。
本周二,嘉实、博时、中欧、大成、鹏华、长盛、国投瑞银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都发布年前分红的公告。2012年1月,市场并没有给投资者好脸色看,而近期基金公司选择扎堆分红,一方面是由于基金市场的冷淡,基金公司以此分红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吸引投资者;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是为了兑现其基金合同规定的分红约定。
基金分红数量大减
本周一,南方基金旗下南方高增长、南方宝元债券、南方多利债券A和南方多利债券C等集中发放了红利,在2012年伊始已经发放红利的基金(货币基金除外,下同)数量已达到10只。不过,相比去年的54只,分红基金数大幅缩水。
在此之前,南方避险增值、汇丰晋信平稳增利C、富国天成红利、益民多利和大摩华鑫资源优选等基金已经实施红利分配,其中分红手笔最大的大摩华鑫资源优选每十份分配0.7元,其他的则集中在每十份0.15元~0.20元之间,分红额度较2011年初明显减少。
分红总额大幅缩水
无论是偏股基金和债券型基金,2011年都受到股债双熊行情的冲击,能够分配的利润明显减少,选择将投资收益落袋为安的基金数量也明显减少,2011年4季度以来实施分红的基金达到41只,而此前一年同期则有177只。
统计发现,去年四季度以来,基金行业分配的红利总量100余亿元,与2011年二、三季度的总额基本持平,不过不足2011年年一季度的一半。
其中债券型基金成了分红的主力,占分红总额的八成以上。
广发基金11日公告,旗下广发聚利债券基金进行收益分配,以去年12月31日为分配基准日,每10份分红0.13元。根据该基金合同的规定:“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基金年度已实现收益的90%”,此次收益分配比例为95.02%。
国投瑞银旗下国投瑞银创新动力和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债券基金上周也宣布分红。公告显示,这两只基金同样是以去年12月31日为收益分配基准日,每10份基金份额分别分红0.32元和0.06元。而这两只基金合同规定,全年分配比例不低于年度可供分配收益的80%。
股基近乎绝收
去年股票型基金规模缩水,净值受损,影响到自身的分红。
截至目前,去年四季度以来进行红利分配的股基只有建信恒久价值、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汇添富价值精选、华夏优势增长和南方高增等5只;且只有建信恒久价值、华夏优势增长和汇添富价值精选等分红额度较大,达到每10份1.5元~3.5元水平。
即使加上华夏红利、兴全趋势投资、大摩华鑫资源优选、泰达宏利品质和嘉实成长收益等选择分红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偏股基金分红总量也只有15只左右。
而在此前一年同期,仅股票型基金就有50余只选择了分红,加上偏股混合型基金,在所有分红基金中还能占据半壁江山。北京某基金研究员近日受访时指出,一方面受到基金契约影响,部分基金不得不选择这一节点分红;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基金公司规模缩水,可能会影响到基金的分红意愿。
记者了解到,年初以来已经公告分红的基金中,银华信用债、广发聚利、南方宝元、国泰金龙行业和大摩资源优选等就在契约中明确规定了分红标准。
除此之外,基金也靠分红兑现收益,控制仓位,这也是对未来市场看空的一种操作手法。
Wind资讯显示,2011年基金共计派出红包478.94亿元,远低于2010年的1090.44亿元水平。
基金分红减少两大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基金分红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行情不佳导致基金亏损,基金无超额利润,无红可分;
另一方面是基金规模缩水,分红会使基金资产萎缩的速度加快。但是不少基金是按照契约必须分红,因此一季度的基金分红规模会出现明显增长,但整体规模会弱于2011年,大比例分红会更少见。此外,目前债券基金分红居多,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一季度债券市场走好,进行分红也是持续营销的手法之一。
数据信息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以2007年~2011年为时间刻度,纳入统计范围内的992只基金,基金分红的次数并不多。
2007年大牛市,共194只基金分红,总额达2225亿元,华夏回报2号当年分红次数最多,高达19次;
2008年A股市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暴跌,共141只基金分红,总额达833亿元,嘉实超短债当年分红高达12次;
2009年市场迎来小牛市,共185只基金分红,总额达428亿元,富国天丰强化收益当年分红高达11次;2010年市场振荡整理,共302只基金分红,总额达936亿元。
2011年在股债双杀的背景下,基金交出10年来最差的考卷,基金分红已是“凤毛麟角”;其中共有246只基金分红,总额达405亿元。
从近五年基金分红的额度看,2007年大牛市,基金分红手笔最大,当年分红额度高达2225亿元,而2011年成为基金公司最吝啬的一年,分红总额仅405亿,比2008年大熊市分红的金额还少。
分析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小青指出,基金分红资产缩水主要与基金的业绩有关,近几年,基金市场业绩并不理想,基金无利润可分。2007年后,基金市场并未迎来大的上涨行情,亏损的基金越来越多,其规模也越来越小,迷你基金满天飞。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分红会使基金资产规模萎缩的速度加快。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叶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