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131 0
2024-12-18
【教学目标】
1.生疏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生疏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转变中的最小粒子。
3.培育抽象思维力量、想象力和分析、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试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同学生疏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同学的活动探究,生疏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同学为主体,通过相互沟通、分析与协商,理解物理转变与化学转变的本质区分,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关怀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期静置会不会削减?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同学凭自己的想象、猜想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的确是由许很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到底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 ...
附件列表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

大小:19 KB

只需: RMB 2 元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