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008 1
2007-01-11

2006年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势趋缓

  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变化对实现世界贸易平衡、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影响,也一直是各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料显示,初级品占世界商品贸易的20%以上。2006年,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在前几年持续高涨的基础上,继续在高位上波动,但上涨势头由强转弱,涨幅趋缓。预计2007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逐渐减缓,需求增长趋于温和,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在基本平稳中将略有回落,供求关系越来越成为决定市场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是,受资源短缺以及地缘政治、投机炒作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高位上波动可能是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变化的长期趋势。

  一、2006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

  2006年,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上升,但涨幅由大到小,逐渐回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18月份国际初级品价格以两位数的幅度上涨,其中1月份同比上涨了34.4%5月份高达39.4%9月和10月上涨势头明显趋缓,只上涨了8%左右。预计全年上涨23%,低于2004年的27%2005年的29%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月报》

  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跌。但非能源价格继续上涨,不同类型的初级品价格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据IMF统计,非能源价格同比上涨率从1月份的17.5%,提高到10月的33.2%。预计全年上涨27%,涨幅明显大于2004年的18.5%2005年的10.3%

  (一)能源价格波动较大,在大幅上涨之后明显回跌。

  受地缘政治危机及投资炒作的影响,今年上半年能源(主要是石油)价格在高位上持续攀升,屡创历史新高。特别在7月到8月上旬期间,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单天价格直逼每桶80美元的历史高峰。随着地缘政治紧张状况逐渐缓和、中东战争慢慢平息以及发达国家石油储备增加,市场供需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从8月下旬起,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回落,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波动幅度在30%以上。今年1月份,能源价格同比上涨了42.3%10月份同比则下跌了1.2%。预计全年上涨20%左右,低于2004年的31%2005年的42%

  (二)金属价格持续上涨。

  金属价格同比上涨率从1月份的34%提高到10月份的68%,特别是5月份同比上涨了77%,为全年最大涨幅。在主要基础金属中,价格同比涨幅最大的是镍和锌,均上涨了1.6倍;涨幅较小的是铁矿石,上涨了19%10月份铝和铜的价格涨幅比5月份有所回落,但仍达到37%85%的高水平。

  黄金价格在5月份大幅上扬之后,涨幅也明显回落。从历史上看,黄金作为规避通胀风险的保值工具,与国际石油价格呈同步变化趋势。国际石油价格上涨,通常预示着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和预期上升,黄金价格随之上涨;反之,黄金价格回跌。

  预计全年金属价格上涨27%左右,低于2004年的36%,但略高于2005年的26%

1 2006年国际市场主要金属月度价格及涨跌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主要金属价格

(美元/)

2383.3

2453.4

2432.5

2623.9

2852.1

2491.0

2511.8

2461.6

2484.4

2657.1

(美元/)

4743.9

4975.0

5123.7

6404.4

8059.2

7222.8

7726.7

7690.3

7622.6

7497.4

铁矿石(美元/)

77.4

77.4

77.4

77.4

77.4

77.4

77.4

77.4

77.4

77.4

(美元/)

1258.1

1267.4

1193.9

1170.6

1167.5

963.6

1053.3

1179.3

1346.5

1525.7

(美元/)

14660.8

14974.5

14925.5

18028.9

21131.3

20585.9

26185.7

30468.9

29702.6

32551.1

(美元/)

2091.8

2219.8

2427.7

3068.3

3544.6

3197.6

3320.7

3340.0

3394.1

3829.6

黄金(美元/盎斯)

549.9

555.0

557.1

610.7

675.4

596.2

633.7

632.6

598.2

585.8

金属价格同比涨跌率(%

34.3

35.0

32.2

52.4

76.8

59.5

69.2

65.6

66.8

68.4

29.8

30.3

22.4

38.7

63.8

43.8

40.9

31.5

35.2

37.4

49.7

53.2

51.6

88.9

148.6

104.6

114.1

102.8

98.0

84.8

铁矿石

19.0

19.0

19.0

19.0

19.0

19.0

19.0

19.0

19.0

19.0

31.8

30.3

19.2

19.4

18.5

-1.9

22.8

32.9

44.4

52.7

0.7

-2.9

-8.1

11.7

24.3

27.8

79.5

103.6

109.8

161.9

67.9

67.8

76.7

136.4

184.6

151.2

177.5

156.8

143.0

158.2

黄金

29.7

31.1

28.4

42.3

60.1

38.4

49.3

44.5

31.2

24.7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月报》

  (三)农产品价格变化相对稳定。

  1-10月份,食品、饮料和农业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均在10%以内。其中,3-6月份饮料价格曾一度下跌。预计全年食品、饮料和农业原材料价格分别上涨9%4%9%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月报》

  二、2006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涨势趋缓的原因分析

  (一)供求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受近年来高价格因素的影响,需求减弱,市场供求关系紧张的状况逐渐改善,是2006年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涨幅有所回落的主要原因。由于近几年油价持续高涨,各国纷纷加大了实施节能技术以及能源替代品开发应用的力度,石油市场需求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06年世界原油日需求总量平均为8450万桶,只比去年增长了1.1%,增幅低于2004年的3.9%20051.5%。特别是,由于美国经济减速,建筑性投资大幅度减少,对国际市场的铝、铜和其他建筑材料需求相应减弱。从供应角度看,在前几年初级品价格持续高涨因素的作用下,生产投资相应增加,并已逐渐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市场供应有所增加。据IEA预计,2006年非OPEC国家石油供应量平均每日为5100万桶,增产规模要大于前两年。因此,受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涨势趋缓。

  (二)投机资本回撤。

  近年来,全球利率相对较低,国际资本流动过剩,加上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通货膨胀预期较高。为预防潜在通货膨胀,规避风险,以传统股票和债券为主的金融投资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大量金融资本流入国际初级品市场,成为推动商品价格上扬的重要因素。目前国际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虚高现象,充斥着“非理性泡沫”。随着近期美国经济减速,需求趋软,价格回落,许多投资者从国际商品市场回抽资本,对初级品市场价格涨幅进一步回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美国银行公布数据,在2006104的一周里,国际投资者从黄金和自然资源类基金中撤出的资金达到2.63亿美元。

  (三)地缘政治危机趋于缓和。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是国际市场资源性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动荡不稳的长期潜在因素,也显示出国际初级品市场的极度脆弱性。近年来,石油市场对自然灾害、地缘政治事件的冲击越来越敏感,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到尼日利亚石油设施袭击、伊朗核问题、伊拉克安全问题以及沙特阿拉伯恐怖袭击的警告、中东黎以战争、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政局动荡等,每一事件的发生屡屡将石油价格推至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地缘政治危机有所缓和,中东战争渐渐平息,持续高涨的石油价格也开始回落,并保持相对稳定。

  (四)美联储升息周期渐近尾声。

  历史上,商品价格通常与利率保持相同方向的变化趋势,每一周期的全球性利率调整同时伴随着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统计数据序列分析表明,反映全球商品价格变化的美国商品研究局(CRB)现价指数与联邦基金利率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美联储自2004年中旬开始持续17个月的升息行动,对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给房地产业和建筑投资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从而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变化。美联储从今年8月开始,已连续三次宣布维持现行利率不变。历时3年之久的升息周期终于暂时停止,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涨势随之趋弱。

3 商品价格与利率之间变动关系

  三、2007年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据世界银行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低于2006年的3.9%。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慢,国际初级品市场需求相应减弱,价格将从高位上缓慢回落。特别是国际初级品市场金融投资泡沫逐渐消融,以供求关系为主的市场基础对价格变化的决定作用增大,有助于价格保持相对平稳。据世界银行预测,2007年和2008年,国际市场各种初级品价格将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之势,价格变化将从周期曲线的谷峰上继续回落。能源价格分别下跌7.2%7.9%;国际油价稳中有降,平均每桶在60美元左右。非能源价格分别下跌6.4%7.2%。其中,金属和金属矿价格分别下降9.6%13.4%;农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5%3.9%。尽管如此,与历史相比,未来几年内,国际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价格依然偏高,波动区间较大。这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变化的基本特征。

2 近期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变化预测*

(上年=100)

 

2004

2005

2006f

2007f

2008f

非能源价格涨跌率

9.8

12.5

13.1

-6.4

-7.2

金属和金属矿

28.0

25.7

25.3

-9.6

-13.4

农产品

3.3

7.1

7.4

-4.5

-3.9

能源价格涨跌率

21.3

40.4

18.5

-7.2

-7.9

油价格(美元/桶)

37.7

53.4

64.2

61.0

56.9

世界经济增长率

4.1

3.5

3.9

3.2

3.5

  注:*按1990年美元价格计算;f为预测数。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全球资源稀缺,投资成本上升,生产供应偏紧,需求持续增加,是初级品价格长期偏高的主要因素。石油、金属和金属矿等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经过长期开采,储藏量逐渐减少,勘探和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国际市场供求偏紧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同时,一些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进入资源开采领域设立了许多限制,建立保价同盟,如OPEC组织的石油限产保价政策,也直接左右着国际市场价格。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需求增长相对温和,则有利于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保持基本平稳。

  但是,国际初级品市场的供求平衡关系对价格变化的决定作用依然很脆弱,价格对政治局势、气候、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反应十分敏感,以投机为目的的金融资本随时可能大量回流,当前价格涨幅有所回落的趋势也随时有可能出现大的反弹。因此,今后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走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及相应对策

  我国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对石油、铝、铜、铁矿石等重要战略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国内资源相对匮乏,需要大量进口。近几年,一些初级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即进口量与消费量之比)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石油、铜对外依存度分别为45.5%33.6%;棉花和大豆对外依存度在30%左右。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持续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进口需求。据世界金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我国铝进口量为63.7万吨,比上年减少了38%;铜进口量为122.2万吨,只比上年增加了1.8%。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统计,2005年我国棉花进口量为319.3万吨,比上年减少了3.1%。尽管如此,我国每年对石油和其他资源性商品的进口需求规模仍较大,如果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长期维持在高位上,且动荡不稳,不仅会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影响扩大内需,而且也加大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3 2005年我国主要资源消费量和对外依存度

 

单位

消费量

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重(%

在世界上位次

进口占消费量的比重(%

石油

万桶/

660.0

8.3

2

45.5

万吨

711.9

22.5

1

8.9

万吨

363.9

21.6

1

33.6

万吨

20.1

15.2

1

52.7

棕榈油

万吨

489.0

14.2

1

99.6

棉花

万吨

844.2

28.9

1

28.9

大豆

万吨

5741.0

18.4

4

32.0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世界金属统计局,美国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等。

  未来两年,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将出现小幅回落的趋势,为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在高位上波动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变化趋势,我国节能降耗任务将十分艰巨,需作好持久准备。

  首先,应加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

  其次,建立健全我国重要战略性资源储备制度,密切关注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走势,适时调整进口规模。

  第三,我国作为国际初级品市场最大的需求方之一,应千方百计提高在国际初级品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尽可能地把价格变化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四,加强与非洲、拉美、澳洲、中亚等国家在资源开采领域中的投资合作,拓宽进口来源渠道,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3 10:07:00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