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观点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人性心理学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早期三册作品:《过失心理学》、 《梦》、 《神经病通论》,合称:性学三论。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部分 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人们又把他的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生物本能超我:道德原则自我:现实原则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是否平衡决定心理活动是否正常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唯一的动力,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与营养本能的复合体。心理发展 性心理的发展阶段:1、口欲期(0-1岁)2、肛欲期(1-3岁)3、生殖器期(3-5岁) 4、潜伏期(5-12岁)5、生殖器(12岁以后)
适应观点1、变相宣泄: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如“隐形梦”就是性本能的应对方式,若不能宣泄可形成神经症焦虑。2、自我防御神经症性焦虑:由本能冲动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焦虑,意识不到,但可有各种表现;现实性焦虑(客体性焦虑):客观存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