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经济学认识之一
_______对农产品的认识
这里只主要讨论一下粮食这个农产品,通过这个讨论大家可以做一些其他商品的类推。为什么要讨论粮食,因为粮食太重要了,关系一国的生存。一些人主张放开粮食价格,让粮食作为真正的商品,经受市场的调节,一切政府的干预行为都是反市场的。在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持这样观点的人不乏其人。不管是政府干预还是市场调节,问题关键是我们是否真正认识了真相,掌握了经济的规律。
农产品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都被看做是完全竞争的商品。完全竞争商品的特点是商品的利润率被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其商品的价格几乎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或其价格的弹性很小。(可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再谈中国的农民为什么穷http://blog.sina.com.cn/u/48e004ab010003ce)
一些经济学者反对将农产品看作完全竞争商品,因为农民并不是直接和市场取得联系,而是间接的通过批发商、零售商等将自己的产品出售到市场中,这就注定使农产品成为不完全竞争的商品或“买方垄断”性商品。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这里要指出方法论中的两个要点,一是看待事物的主要方面,另一个是把它放到一定的条件下去看待。以中国为例子,中国拥有80%的农村人口,这80%是一定有粮食吃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生产粮食的,那么多余的粮食供给另外20%的人,我想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也是这样,不管中间商如何的盘剥和“垄断”,对于拥有如此庞大的生产粮食的队伍,中间商是“垄断”不起来的。但是当情况出现了变化呢?比如说在灾荒年,生产粮食的都没有粮食吃了,因为他们生产不出粮食,那么囤积粮食的中间商,就无疑成为粮食的垄断者。对于这样的垄断可不是好事情,研究一下近代历史上的大饥荒如孟加拉大饥荒、埃塞俄比亚饥荒,我们会发现粮食主要集中在投机商手中,粮价高昂,人们无法购买粮食,而政府没有作好粮食的储备,缺乏必要的调控和救济手段,导致大批国民死亡。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知道本人为什么要写关于农产品的认识了。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粮食危机意味着巨大的灾难,而如今,我们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为了所谓经济的发展任意占用农地,水源被恣意破坏,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使大量农村人口转向城市。这一切将使农产品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不完全竞争产品,农产品中间商将会慢慢控制着粮食的价格。为了破此危局,政府需要做好两方面事情,一是做好粮食的储备工作(这点我们国家是非常有经验的),二是做好粮食的生产工作,就是让农民有种粮食的积极性,这里需要政府提高收购粮食的价格,减轻农民的负担,杜绝任意占用耕地等等。在此需要强调政府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不谈灾荒年,即使在丰收年,如果政府不及时收购多余的粮食,农民同样将面临破产的危机;另外,政府对粮食的储备是平溢粮食价格的有效手段。
在农产品尤其粮食问题上,希望大家有清醒的认识,并继续深入的研究。
乾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