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01 0
2007-01-11
[Point=50]

为了写这篇文章,刚刚也读了一遍古人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我觉得古人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今天也要讲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文题的确说的偏颇了些,也想过先做一番解释,可在这个“只有偏执狂才能存活的世界”,偏颇一些我倒也不觉得是什么大的毛病。只是,我所要讲的书,并不是天下所有的书,安全一点的说法可以是:在一定条件下,书非买不能读也。至于,什么书非买不能读,仁者见仁了吧。

《书非借不能读也》一文中阐发的道理,我曾经很是认同,今天也不反对。其中指出的现象在今天的读书人中也还大量存在,但是我认为其说法欠全面,也误导了一些人。

想想借来的书,总是要还的,因为有时间上的限制,读的恐怕难以深入,而且几乎只能读一遍而已。然而,真正的书,是读一遍所能读懂的吗?

一些大著,作者毕其一生之精力而成,若仅仅读一遍就还了,能读懂吗,对得起作者吗?想亚当斯密一生为娶,20年写《国富论》,道上的人都说《国富论》不读7遍是读不懂的,我却只在图书馆断断续续的读了一遍,结果所获甚小。这样借来读书,倒是可以读的很多,而读过的书也知道个大意,要在人前炫耀炫耀倒还可以,若真要以这种方式学到真的学问,难!

当今社会,相信“书非借不能读也”的人多,读书从来不读第二遍的人也多,美其名曰:观其大略,不求甚解。仔细想想,难道不真是我们这些不负责任的读者,引来了不负责任的作者吗?既然,我们读者在读书时,一遍而过,不求甚解,写书的人也何必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呢?

喜欢一本书,就应该买来(喜欢他就得为他付出,这是我的哲学),搁在自己便于接触的地方,时时常读,揣摩反复。孔子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而今,除了学生应付考试而死读书若干便外,认真读过3遍的书,想想在你读书的经历中有吗?

[/Poin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