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论坛的帖子,想抒发一下自己参加工作以来对教学和科研的体会,我是在某间985高校任教。
我不是个优秀或拼命努力的人,在教学科研上,自认为自己大概在70到80分左右,如果大家觉得我不够上进,也请不要骂我。
在教学上,虽然学校学院领导都说教学和科研并重,也展现对教学重视的决心,例如教学督导来查堂,办教学检讨座谈会等,但是教学这档事儿的激励诱因实在不高。
我们学院的教学工作量要求不多,讲师一”年“上5学分的课就好,如果多上呢?课时费一节课好像是30元还是多少,实在是低得不行,所以大家没人愿意多开课,最后结果就是本科生的专业课常常在并班合课,一个班往往都100人左右。在开课自由度上也很小,因为你必须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划开,如果有新的想法建议,那么等到下次不知什么时候修正培养方案时再说吧!
我自己也教过三本院校的学生,上课很多都在聊天睡觉,985学生的资质确实很优秀,在教学上确实有成就感,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例如有的视分数如命,为了出国或保研,实在很夸张势利,你分数给严了,他在背后对你不爽。现在我对教学的态度和原则是,我很认真教,(我的学生评教基本上都是全系前几名的),因为我觉得教学是良心事业,但是如果校方领导期待我在教学上面多做牺牲奉献,很抱歉,我不干。
相较于上课的课时费,在科研上的“赏金”确实高了很多,但是领导还是对你有更高的期望,你发了C,他会说这档次不够高,发了高一点档次的C,他会说你为什么不发国外的?(问题是你自己好像也没发过国外的I刊呀?!)我在科研上也有持续发表,说穿了,也是为了职称,但是去年底第一次参加职称评定的申请,我见识到了,也领悟了。
每年的职称指标名额就那么一点儿,很多人都已经是卷土重来好几年的了,我的申请资格也都符合了,领导们要我不要太大期望,因为前面很多人在排队,即使他们未必在科研上比我优秀。
看开了后,其实轻松很多,我的学科专业因为有创收,平时领导也会跟外面建立关系做课题,而领导也很器重我,(这是另一个有趣的情况,中层的一些副教授,他们在10年前左右评上副高的,在能力上有的实在不怎么样,所以高层领导也不敢托付事情给他们,所以现在有种现象是,新进青年老师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灯,高层的博导也很牛,但是中间那层在实力上有点空虚。)所以我整年的收入其实还行。
对于自己新的一年的规划,在教学上尽该尽的义务,在科研上以平和的态度步伐每年固定有产出,至于职称这档事儿,每年就申请交材料就是了(笑),反正结果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重点是,多爱自己一点,多爱自己家人一点。
这是我的,一个985青椒的工作体会,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