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http://blog.gxsky.com/blog.php?id=1016704
北大校长周其凤:寒门出才子的又一励志典型! (2011-10-19 13:09:09)
北大校长周其凤:寒门出才子的又一励志典型!
近日,一段由北京大学中乐学社演出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合唱视频爆红网络,被网友誉为新一首“神曲”,堪比《忐忑》。由于歌词口语化,嵌入“给力”等网络用语,配上国风民乐,被指“天雷滚滚”。据悉,该歌词由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所作。
周其凤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十任校长。在他2008年他赴任北大校长期间,我曾经关注过中国教育界这一重要新闻。毕竟,北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标杆和向世界展示的窗口,他的掌门人也一定来头非同一般。
四年零四个月,他在吉大洒下了片片真情,和学生一起字食堂吃饭,和学生一起包饺子,和学生一起唱歌……他离别吉大之际,消息在学生中间传开后,吉大的学生以极快的速度制作了一个电子纪念相册发在校园网上,名字就叫“周校长,你像个孩子似的”。
“周校长太可爱了,可爱得像个孩子似的。”在中国可能很难找到第二个像周其凤这样朴质,率真,真诚,和蔼,友善的大学校长了。
昨晚,感动于周校长的那淳朴天真善良的独特个性,我在网上看了他在告别吉林大学时的演讲,整整140几分钟,我看到了凌晨2点钟,着实令太我感动了,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现场的浓情氛围。
讲心中喷涌而出的肺腑真话,说自己奋斗的故事,讲自己成长的苦难经历,在一个脚步一个足迹当中,你会看到周其凤校长就是湖南打不垮,不服输精神的写照,赴美留学的那股勤奋执着的冲劲,我们着实看到了一个中国血性男儿为中国争光的豪迈壮举。
作为时代的青年,我们看再多的励志书也抵挡不住中国教育界的前辈和元老为中华崛起,救国图强的雄心。对于大多数寒门出身的有其是中国高校的学子,北大校长周其凤,就是寒门走出来的通过不懈努力改变自身和国命运的又一励志典型!
在北大新生迎新晚会上,刚上任不久了校长周其凤倾情演唱了一首阎维文的《母亲》,回想起母亲的伟大,回想起母亲为他上学而付出的无悔苦难艰辛,周其凤眼里泛着泪花: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
湖南出了太多才俊。周其凤是湖南浏阳龙伏镇尚埠村人。回忆自己的人生履历,他不无感慨地说:一提到浏阳,“走起路来头都抬得比别人高一些” 。“当时的尚埠村,是隐在大山里的穷沟沟。父亲去世得早,母亲把我们兄弟四个拉扯大,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回忆年轻时在家乡走过的路程,周其凤至今仍唏嘘不已。
“其凤,人如其名,他是一只凤凰,一只从我们这个山沟沟里飞出去的金凤凰。”现在,当有人在龙伏镇说到周其凤时,当地热情好客的乡亲们一定会滔滔不绝地这样来说关于周其凤的故事。在他们的心目中,周其凤代表着这里不向困难低头、不懈进取的民风与精神。同时,周其凤是他们中间的好兄弟,寄托着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下面我收集的一些关于周其凤的资料,让我们一起走进周其凤校长那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钦佩他用奋斗和血泪谱写的关于生命的华章。
附录:
北大周其凤:凤凰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
■转承点
61岁生日当天接到任命
11月5日,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接到出任北大校长的任命。这一天,恰巧是周其凤61岁生日。周非常激动。“真是机缘巧合,十分高兴,十分感恩。”周其凤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
当天,朋友们在长春的华天大酒店举办小型聚会为周送行,并为其庆生。
“也许前面的路依然艰辛,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会把感恩铭记心中,把祝福留在心底,把理想付诸行动!”周其凤在生日聚会上发下誓言。
11月7日,中组部、教育部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会议中心正式宣布任免消息。周其凤不再担任吉林大学校长职务,另有任用,原山东大学校长展涛接位。其时,与会的大多数人都已知晓,“另有任用”的周其凤很快就将赴京执掌中国大学的标杆——北大。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这样评价周其凤,“对高校的教育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既是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着很高的学术造诣,又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对学校工作充满感情,对年轻一代充满关爱。他的工作作风也使他赢得了全校师生员工的高度信任和尊重”。
■离别前
“周校长,你像个孩子似的”
周离任的消息在学生中间传开后,吉大的学生以极快的速度制作了一个电子纪念相册发在校园网上,名字就叫“周校长,你像个孩子似的”。周其凤留在吉大学生心中的点点滴滴在相册中一一浮现——在学校食堂和学生一起吃饭,过年和同学一起包饺子……
“大多数的吉大学生和周其凤没见过几次,但每次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计算机系大三的学生杨书奇说,有关周其凤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校内口耳相传。在很多吉林大学的学生眼中,61岁的周其凤亲切、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周在开学典礼上大呼:“同学们,我爱你们”;与学生座谈常常自嘲“你们校长是个矮个子”。
一个流传最广的故事是,2006年,吉大学生周于卜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当时学生自发为其捐款。有一天,一位矮个子的中年男子来到募款箱前,把一大沓百元大钞放进募款箱,转身就走。直到他转身留下背影的时候,才有学生认出是周其凤,他捐了1万元。
■堵枪眼
曾在吉大一下摘掉45名博导帽子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高校经历了一个合并扩招的“大跃进”时代。
2000年,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等合并。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又并入吉林大学。6校合并成的吉林大学成为超级“巨无霸”,由此带来的阵痛和纠葛迅速显现和膨胀。
2004年7月,周其凤临危受命,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调任吉林大学校长。
“我不是让你去当官,我是让你去‘堵枪眼’。”周其凤忆起当年教育部长让他上任吉大时的谈话说,“我任何话都没说,我说‘那我去’。”
周其凤来了,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吉大的博导们。
2005年,一条新闻震撼了整个教育界,45名吉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因为没有通过学校考核,被摘掉博导帽子。
吉大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姜老师回忆,在周其凤上任前,老师职称的升级考核指标没有那么严格,往往是讲师到了一定年限就自然升了副教授,副教授再过几年就变成教授……周其凤上任后,重新考核博导、教授,未达标的博导、教授、副教授统统降级。
谈起这次“下岗”风暴,周其凤说,博士生导师不是一个荣誉,不是一个级别,是一个工作,是指导博士生研究,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那就不要做。
■造公平
拒绝本校教职工低分子女入学
2006年7月,中国化学年会在吉大举行。奇怪的是,连续几天的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却没有看到东道主吉大校长、同时也是化学学会会员的周其凤,只看见吉大一些教职工打着横幅向周其凤要公正、公平。7月14日,周其凤在年会闭幕式上现身,他的即兴演讲道出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吉大的一批教职工要求周降分录取其子女。中国的大学历来有照顾本校教职工子女的规则,吉大也不例外。据相关的行政官员和教职工说,往年教职工子女只要达到本科线,都能被录取。
但是,2006年,周其凤打破了这个规则,“照顾”标准大大提高,要求教职工子女必须达到重点线才能录取。这导致了一批教职工子女无法以低分考入吉大。
于是,在当年的化学年会上,这些教职工便公开打着横幅标语向周其凤施压。面对复杂的环境,陈其凤公开坦陈心迹,“我没有犯错误。将来,当然我可能是满身窟窿回归故里,因为是‘堵枪眼’……我真的没有任何个人的追求,我只希望为吉林大学做一点事情。”
周其凤坚拒低分教职工子女入学赢得吉大学子一片叫好声,同时也直接触动了教职工们的“奶酪”。吉林大学内部也曾一度传闻周其凤与学校领导层不和。接近他的一位行政官员向记者说,领导之间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很多举措都是党组集体的决定,如果得不到支持很难通过。
■曝家丑
公开学校财务危机向外界求援
行事果敢的周其凤在吉大的日子注定不会平静。2007年3月,吉林大学在校内的网上发布通知说学校从2005年起,步入了付息高峰,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亿-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因此向师生征集解决的建议。后经媒体披露,吉大的总负债接近30亿元,接近“破产”边缘。
这个问题并非是吉大独有的现象。在大学合并扩招扩建的狂潮下,全国不负债的高校寥寥无几。教育部组织调查组进入吉大调查。不过,教育部此后对高校负债的回应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和ZF在这个过程中提供的资源不成比例。ZF没有一比一地用资源来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暗示ZF将会出手救援负债的高校。
周其凤说,高校的债务,不能靠高校自己来解决,高校的主要“产品”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人才会无偿地奉献给社会,所以不能计较眼前的经济利益。高校的负债问题国家必须要解决,晚解决不如早解决。
■道别离
演讲结束向学生数度深深鞠躬
一路风雨,周其凤结束了吉大的岁月。11月12日,吉林大学东荣大厦会议中心,告别演讲。周其凤的告别,让500人的大厅超员一半,没座位的学生坐在走廊上。两个小时的告别演讲,几乎没有人提前退场。
演讲伊始,周其凤说,看到吉大学生在网上给他的“像个孩子”的纪念相册时,感动之至,一度哽咽。演讲完毕,周站在讲台上,鞠躬,深度鞠躬,持续数次。
对周其凤的评价,吉大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学生一边倒地拥戴赞美;而教职工中有致敬,有喝骂,也有功过对开。
周其凤离开了,关于他的争论还在继续。受命“堵枪眼”的周其凤主政吉大四年,交出的成绩单是否合格,北大的任命就是最好的答案。
周其凤在告别吉大的最后一天,一位吉大的学生问,你在北大会有什么新举措?周回答:“肯定有想法,但是现在保密,因为我还不是北大的校长。”周其凤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