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按劳分配的主持人?哪一个老大可以出来调停?
出现争端,如何统一?
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依靠媒体,法律来制约,靠市场来调节,我们的理想社会将要靠什么机制?
的确,没有一种制度是完善的,二战后,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连英国人都想做,搞了个混合经济,解决社会的不稳定状况,资本主义的改良派靠社会保险,福利逐步改进了他的弊病。我们也许要有机制能改善自己的机制,才有本钱再力推我们心目中的民主。
那么苏联后期的激励机制丧失,生产力低下的问题,如何解决,有什么新的想法?
开什么玩笑,苏联的效率比中国现在的效率高得多。如农业的效率,虽然亩产量是出奇的低,可是人均劳动效率由于机械化,在全世界都是排一二位的。而苏联的铁路系统的车行效率虽然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4到5倍。
有些人玩数字游戏,为了说明苏联效率下低。罗列了一大堆数字出来,说什么到后期,相同产出投入货币越来越多。这个家伙是典型的玩弄数字游戏的丕子,专欺骗不懂经济的老百姓。我想问这个家伙,苏联生产投入的实物越来越多么??投入的货币总量越来越多说明工人的生产改善了,哪一个工业化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不是越来越高,那么正好说明这个国家工人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从别一方面也说明这时期苏联的重工业正在转化为消费(还有一点苏联的很多消费都不纳入经济统计的,也没有交易费用,不像美国的GDP指标泡沫太多,物质表平衡体系的MPS比SNA体系的GDP要科学得多),实际上美国也没有怎么提高效率(典型的就是工厂的物质生产人均效率不如苏联),只不过通过国际分工把别国的物资炒到了自己的手里,苏联是实物经济的国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美国是虚体经济,所谓增长就是把别人的物资炒到自己手里。要是互经济会的范围扩大了,那么苏联还不是一样的效果。
苏联的问题只不过是有点经济比例失调,苏联缺少的是人口,苏联的工体系体已经饱和。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像美国一样对外扩大,扩大经互会,让其它国家给苏联刷盘子为苏联的重工业体系服务。可是一盘好牌都毁在猪尔巴乔夫手里,搞战略收缩是最愚蠢。国际大计划分工链一斩断,苏联那些生产线全面报废,也就造成90年的商品短缺,当然苏联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可以调整得过来的,但是政治气候变化使得计划经济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
兄台,收起你的那副嘴脸,回去看看90年代出的地理,多少年了,国民生产总值,农业,工业,总值,苏联是第几位。
你先要纠正的是你的学术观,连基本的现象,数字都不承认,还混什么混!要是和中国比,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得比较,是你我讨论的重点吗?有原因分析的逻辑吗?要这样的话,和非洲比,不是更好?
一手好牌,就你牛,整个苏联都是饭桶,基本的博弈论常识都没有,就阁下的这点修为,连个大学的教授都混不上(基本的分析方法没有)。
中国这几年的变化,那是偶然的?改革开放错了?现在军事方面有资金了,有技术了,都是原有体制的延迟?
苏联遇上本身的麻烦,美国的经济危机没出现?整个历史不公平?英国后期混合经济转变又是一个巧合?
你首先端正了你的讨论态度,用逻辑的思考方法说话,再来你的那一套。
中国学术界,装清高的多了,说不出个实际的东西,改善不了现状的,统统都可以扔进垃圾箱,包括那些副教授。
这么多年走下来,就你的那一手好牌的说法,66年再来个自然灾害,国家里面那些学经济的是否觉得愧对全国老百姓?说别人玩数字游戏,难道戈尔巴乔夫之后的改革不是全民公决的结果,不是真实的对比导致的最后的公决的结果?
学术界,有点务实的精神,从设计一个大政策,到下面每一个落实的细节,都有点具体的措施。生产比例失调一说,轻描淡写,如此之强大的一手好牌,如此高的效率,为什么会比例失调?谁在调节,调节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规范,拜托先把这些问题读清楚了,再出来装教授。
一个资本主义的资本市场,从诞生到现在,每一个疑问,从pricing,到risk management,每一个走向成熟,走向稳定的步骤,经济学家都在设计机制,标准,务实的工作。这个就是要学习的,不是放空的一堆大道理,就能忘乎所以,忘记自己的经济落后了多少年,多少年的空话,少做了多少功课。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那么就失调这一个问题,就应该把机制设计的问题,放在桌面上,好好的反省一下。
顺便带一句,给你个博弈的解释:你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戈尔巴乔夫都用脚趾头想过了,他的理想,品行,觉悟,学识,决不会在我等之下。戈尔巴乔夫不是一个随机选取的样本,这点请注意。
兄台,收起你的那副嘴脸,回去看看90年代出的地理,多少年了,国民生产总值,农业,工业,总值,苏联是第几位。
苏联的经济是世界第二位的,尽管有点畸形,如果它把它比美国还要庞大的重工业扩张开完全就是第一位,只要互经会的国家越来越多,就可以说美国的经济是假的一钱不值,是破铜烂铁。
这里解释一下三个问题以免人们故意误导,着重解释第三点:
第一、苏联的经济核算标准不是SNA体系的GDP,而是物质平衡表体系的MPS,任何交易和服务部门都不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可以说苏联经济比美国的虚体经济实在得多)。
第二、苏联虽然是MPS都并不是不能对换算成GDP,只不过要换算有点困难。苏联的GNP是相于当美国的70%,如果在实物购买能力算还要高于美国的水平(当然国际大计划链环断裂的两年例外,另外苏联产品如私家汽车确是没有美国人的技术工艺高)。苏联的钢产量、布产量、很多化工原料的产量、是当时的世界第一。苏联农业的亩产量是世界出了名的低(这个和气候有关系,可有些人就要在亩产量上做数字游戏),可是苏联农业的人均效率不是中国这种国家可以比的,由于机械化苏联农业的人均效率在全世界都是在前三位的。重工业的规模比美国都还要庞大,当然一些技术工业的确不如美国人。
第三、解释一下不同工业体系的问题。如果窄轨的列车放到宽轨上,那么窄轨列车很可能就变成破铜烂铁,反过来也是一样。如苏联机械的工业标准是突出赖用(这肯定是在考虑战争),而西方的工业标准则突出精密。两种不同的分工体系,一旦这个循环体垮台,拿入到别人的规则标准中肯定缩水。
不同工业体系的道理就是,你能生产的,我也能生产,而且产量并不比你低(这个工业体系的道理李斯特和马克思都论述过)。苏联在互经会的循环体系内创造的人均GDP上万美元(把MPS换过来)并不假的。如美国人有IBM的个人电脑,苏联人有六边形个人电脑(生产线主要在民德和白俄罗斯),因为基干产业(重工业)的能力在那里摆着,要想产量化规模化很容铁,不像中国,苏联有比中国更完整的工业体系,美苏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超级大国,其它国家都不能比。
如:苏联的的大飞机很多指标的指术水平都高于美国,苏联就造出过世界上最大的军民两用的飞机,载重量连1/4列火车都装得下,当年的苏联的暴风雪航天飞机就用这个大怪物安——225驼着飞过。可是苏联一解体,俄罗斯加入到美国西方工业链环中,那么这些飞机就变得一钱不值,美国人的技术标准和规则就把你扼杀了,如苏联的个人电脑产业还存在么?技术人才大量外流,光流到美国和日本的技术人才就有一百万多,奔二芯片的主设计者工程师,正是苏联当初六边形电脑设计者之一。
汇率根本就算不了什么问题!汇率只代表两个国家的经济联系!尽管苏联把卢布定价很高,西方鼓吹卢布没有那么高的定价,说什么解体后自由对换就打回原形。可别忘了,苏联是完全独立于西方,不依赖西方的工业体系,西方能生产的苏联也能生产,而且产量并不低,这就是要害!
就算俄罗斯以后所谓的人均GDP,在这个国际分工链环中超过苏联时期,而是民众消费水平远远超过不了苏联时候,这一点工业体系白痴们是不会别明白的。因为俄罗斯已经是依附国,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所得的实物财富很少。
所以一个有门类齐全有完整工业体系、人口充足的国家完全可以与美国进行全面军备竞赛,这一点工业体系白痴们是无法想解的。因为你又不是用别人工业体系的货币去买别人的武器,我有我们工业体系。
它们给研究人员电脑、家电的消费水平,我们也能给研究人员电脑和家电的同等消费水,尽管我们的电脑、家电技术水平落后几年也没有什么。对于各自内部循环体成本是一样的,一旦技术水平超过就是超一流的国家。所以可以说非工业化国家追求建立在别人工业体系上的GDP根本就是现化化的陷阱,可以说GDP是一砣屎,蠢猪一样放弃自主工业体系的那一批中国人喜欢吃屎!
只要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发达,一下子就是超一流国家,GDP根本不用不着百分之多少的算,人均GDP一下子就超过美国(按购买力,当然如果别人封赌不了你,你把你的货币体扩张到一个在的经济体把西方工业体系架空,那么你就可以对全世界人民说西方的经济全是假的,一钱不值,是一堆破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9:13:23编辑过]
工业体系白痴们永远搞不懂国家真正的经济力量。
苏联遇上本身的麻烦,美国的经济危机没出现?整个历史不公平?英国后期混合经济转变又是一个巧合?
苏联的危机,是领导人,人为制造出来的,本来苏联经济循环(经互会)的国家就不多。东欧国家一垮台,那些国际分工就完全了,如苏联在民德的六边形电脑、图154某些零部件在那里的生产线,民德为苏联提供的消费品怎么办。
当然苏联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花两三年要以调整过来。但是连续几十年民众都是很高的生活水平,一下子要忍受一两年的痛苦,不发引发动乱才怪。记得有90年我的一个同学说,连以往人很少的手势店都排起了长队。而90年以前商品是非常充足的。
谁让戈尔巴乔夫让东欧有自决的权力,这完全是政治危机引发的经济困难。假如,把美国的贸易伙伴全都纳入经互会,那么美国经济会不会出现困难。困难是一定有的,不过两三年就调整过来了,因为它是有完整工业体秒的国家,不是一些小国可以比的。
小国的人均生产总值再高,也是依附形国家。没有了苏联,朝鲜和古巴就是一砣臭狗屎,生产的东西一下就可以变得一钱不值。而苏联没有这些国家,只要政局稳住,一两年就调整过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2:35:07编辑过]
所谓要那些认为90年代初有完整工业体系的中国不能与美国进行全面军备竞争的人要嘛是汉奸经济学家,要嘛就是工业体系白痴。当然中国的工种门类没有苏联和美国完备,有些东西也是需要花外汇买的,但建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我和以我为主的国际循体系完全有可能。
中国的现代化现在算是全完了,放弃自主的工业体系!白痴!为什么没有西方工业体系不崩溃我的工业体系就崩溃的决心!去当别人的依附,甜别人的屁眼儿!像哈巴狗一样,什么都要尊守别人定的游戏规则,为了什不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2:51:58编辑过]
我们中国需有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让西方、日本等夷类贱种给我们生产衣服裤子,消耗这些夷类贱种无穷的资源和人力就是最好的经济互补。
任何建立在西方工业体系上的GDP都是假的,只有建立在我们皇汉人种的工业体系上的GDP才是真的。
民族社会主义万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9:08:14编辑过]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所谓消费带动经济,就意味着。生产消费品的车床、原料、零部件等都要从国外进口,而本国的重工业确在搞去工业化。钢铁只能做粗钢,精钢是则多是中国出口原料到日本,由日本人做出来。钢可以说是一切消费之母,所有的消费都是钢换出来的。有了钢才能建房,才能生产出各种数控车床。
由于中国取消价格管制和放弃计划经济,这就使得重工业根本就没有资金来升级换低,直接制约轻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得不得不引进外资,进套的进口国外的车床、原料和别人的技术形成了对外资的依赖。而生产实物产品大部份都流入到日本和西方工业体系之中。
相反重工业确在搞减员增效,研发体系直接就因为讲经济效率而砍掉,所以的研发项目都停了下来。而大量重工业工人下岗确引起消费不足。于是政府就给公务员等增发工资,造制大量的赤字,由印发钞票来镇补。(为什么这些资不用在重工业上?)然而这依然解决不了内需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出口。我们中国人生产的大量消费品而这些消费品确不归中国换回来的确是一点有高附值的东西而已。而本国的重工业越发没落,越没落,民众的生产越困苦,贫富差距越来,对外资依赖越强,相反外资的进一步进入又造成重工业更加困难,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什么改革初期民众,生产水平提高很快,那是由于把重工业的成果转化为消费。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虽然年增长率很高,但是基本上是在用母机来复制母机,研究出技术,加工出半成品,但是并没有成套转化为消费,这是为了节约资源。这对于长期改善生活水平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对。
如果继续强制性工业化,到2000年时中国早已是第一工业大国和第一经济大国了,而且那时人均GDP也会是世界一流的,而且是大量资源流入而不是流出,也不用炒作房地产、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来凑数。
大家只知道人民币汇率低对中国出口有好处。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中国的重工业体系NB!那么我们从外部经济体里边进口大量的资源,低档消费品,出口有高附加值的,人民币币值高,那么国外劳动力对我们来说就赚价,他们可以给我们生产低档消费品出口到中国,而中国只出口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人民将得到大量实物财富。只要大家都用人民币,很快就把西方的工业体系架空。那么西方的一切经济都可以说是虚假的,就像苏联解体出现的那种情况一下。他们以后也可以给我们生产衣服、裤子,给我们加工、给我们组装,都依赖于中国工业体系,他们为我们提供廉的劳动力就行了,也就是为中国当殖民地。
这就是为什么说重工业发达,GDP根本不用百分之多少的算,一下子就是发达国家的奥秘。
实际上工业化国家和非工业化国家GDP增长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资源实物大量流入,而后者确是流出。而且就算非工业化国家GDP每年以两平数增长,工业化国家不增长,令你自好骄傲讲面子的人均GDP到时候也永远超不过别人(因为一旦人力成本一高,外资马上就走人,把它们的基干产业一彻,接着中国就瘫痪了,接着人民币狂贬),面子上也不会好看,而且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被别人像抽血机一样抽走财富,这是工业体系白痴们所无法明白的。
其实只要重工业发达,把人民币的币值调过来就是了,各位没有脾气,老子的人均GDP就是每美国的十倍。这样做不是胡来,可多数学文科的和据具有文科思维的人是无法理想解和想像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断你国家的币值与美元的币值是多少(官方定为多少,国际贸易为多少),只要你的重工业体系优秀,美国人能生产的,你也能生产,而且产量不低,技术水平一点也不比人差。但是由于不同的工业体系,技术标准根本不一样,也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所以对换率根本不说不了什么?如:美国人当初有IMB的个人电脑,苏联人有自产的六边形个人电脑,美国人有它们的汽车,苏联人有自产的莫斯科人、福特加等汽车,而且生产能力相当。这个币值对换率能说明什么?
不同的工业体系之间的之种道理,其实马克思也论述过,正如村里的人把村内的有特色的农产品带到大一点的村,有时他们的东西就会变成破铜烂铁一样。又如宽轨上的列车把它放在窄轨上那会怎么样?不就变成破烂了么?相过来窄轨列车放在宽轨上也是如此。所以就算以后的俄罗斯人均GDP超过苏联时期,也不可能真正达到苏联时期的水平一样,因为这时俄罗斯已没有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它以参加国际大循环。
实际上朝鲜和韩国这种国家本质上也是没有区别的,前者依附于当时的苏联工业体系(在苏联没有解体之前日子也是不错的),后者依附于西方工业体系。
实际上非工业化国家,生产和组装消费品的机床、零部件、核心原料、技术等都来自工业化国家,只不过是给人组装罢了。根本不需要什么技术,要人肉机器就行了,所以大学生在这些国家也只不过是人肉机器的候补对像。而且要进口大量的生产资料,那么就会有大量实物资源流出。中国现在的状况正是如此,在搞去工业化,融入西方工业体系,放弃自主的工业体系融入国际大分工。
所谓消费带动经济,完全是汉奸经济学,那么生产消费品的机床、零部件、核心原料、技术等来自哪里?还不是工业化发达国家,这要输出多少实物,完全是人均拼人家的机器,只有蠢猪才会去做,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说GDP是一砣屎,多数蠢猪一样的中国人喜欢吃屎!重工业两三年就可以翻一翻,它有在指数上增长和技术上不断加速的作用,这一点轻工业、第三产业一切其它行业是无法比拟的。
实际上70年代末中国已经算发达国家,已有完整的工业体系。80年代以前经济也是高增长,为什么改善生活不快,因为一切资源都用在重工业上,也就是用母机来复制母机、只进行技术研究和更新,不准备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消费上。这种对法对于长远完全正确。假设一下,以轻工业、消费业为主,我们要进口多少机器设备,会有多少资源流出,这和殖民地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难道不能用数学公式算一下么,对于长远哪一种方式改善生活更快。在基干产业没有强大之前,改善生活是对民族的犯罪。如果继续压强消费,不要改善生活之么快,到2000年时已经是第一工业大国,到时候人均GDP也会是世界一流的,而且还会有大量实物资源流入,没有必要一定要与西方工业体系进行循环,与第三世界循环是一样的,没有钱就印,贷款给第三世界国家,让它们用我们的机器、加工出的原料和技术给我们生产消费品,消耗它们的无穷人力和资源。慢慢从第三世界入手就可以架空西方工业体系,到时候世界也是我们的,任何国家的GDP(钱),必须建立在中国工业体系之上。中国就会像抽血机一样抽走它们这些夷类贱种的财富,中国人将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天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