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938 9
2012-02-03

  1、被震惊的格林斯潘

    大街上的芸芸众生没有预料到不足为奇,但经济学家们没有预料到,市场监管者没有预料到,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没有预料到。

    小布什的财政部长、高盛前CEO亨利·保尔森一再拍着胸脯保证说,美国的银行系统没有问题。2008915日,他还说:我必须说,美国的银行系统安 全而牢靠。然而,仅仅一个星期之后,保尔森就向国会提交了700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方案,并要求国会在一个星期内迅速通过。

    经济学家们与市场监管者对损失程度的估计表明他们毫无准备。这也许就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时没有降息、更没有果断采取援救行动的原因,并因此招致高盛出身的美国著名财经节目主持人吉姆·克莱默说美联储什么也不懂

    20081023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众议院ZF监管与改革委员会就这次金融危机进行的听证会上,承认自己对目前的状况感到震 惊,难以置信。能够让以见微识著而著称的格林斯潘感到震惊、难以置信的事情恐怕只能是百年一遇的奇闻异事。在美联储主席任上,格林斯潘就是以其见微 识著的能力调控美国经济,让美国经济波澜壮阔地经历了持续近十年的繁荣。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的这番话一经媒体报导,人们这才发现自己正亲身经历着1929 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股市也应声而跌。

    20077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创下了14164点的历史最高点。但好景不长,815日,下跌到13000点之下。此后,股市暴 跌在全球司空见惯。到20081126日,以标准普尔500计算的美国股市在2008年的损失已经超过了总市值的50%,而在大萧条 19291931的三年中,美国股市损失为80%。

    2、财富500强公司的破产

    次贷危机以来,全球被收购、被ZF接管或者破产的主要金融机构与非金融公司已经数以百计,其中就有美林、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AIG)、贝尔斯登、美联银行这些名列财富全球500、曾经声名显赫、炙手可热的公司。

第二章 不死的高盛第二节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完卵(2

    2008123日,美国三大主要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克莱斯勒的CEO再次到华盛顿向美国联邦参议院请求34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为了获得贷 款,三位CEO保证,放弃使用公司专机、未来一年只领取1美元的年薪。为了表示诚意,他们从宾州驱车800多公里到华盛顿,而没有乘坐公司专机。

    二、高盛:倾巢之下的完卵

    在金融危机山呼海啸般的席卷之下,说高盛毫发无损自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在众多财富全球500接连倒下的时候,高盛不但活着,而且遭受的损失不过是皮肉之痛而已;危机之中高盛仍然能够延续着它自1999年上市以来直到2008年第四季度才出现亏损的能力。问题是,高盛靠什么延续其不亏的纪录?

    “股神沃伦·巴菲特曾经将衍生金融工具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量子对冲基金创始人、著名金融家乔治·索罗斯也就金融机构使用过高的杠杆率发出过 警告。为什么同样制造、贩卖、使用了大量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高盛在杀伤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没有为其所伤?同样使用了将近30倍的杠杆率,为什么 高盛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

    1、损失仅38亿美元

    贝尔斯登、美林、雷曼兄弟三家投资银行消失了,AIG在一只脚已经踏入坟墓的时候被美联储用1700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拉了回来。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遭受重创,损失144亿美元。

    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损失惨重,花旗集团的CEO查尔斯·普林斯于200711月下台。花旗自己估计,2010年年底之前,花旗几乎不可能盈利。

    据彭博社统计,到20088月中旬,全球损失超过1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已有14家,花旗以损失551亿美元高居榜首,美林以亏损518亿美元紧随其后。在中国银行也损失了20亿美元并名列第43位的情况下,高盛以损失仅38亿美元而名列32

    2、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自从有了衍生金融工具以来,金融市场中每次重大的损失几乎都同它有关。1995年,尼克·利森投机于东京股票交易所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失利,导致有着 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巴林银行因遭受14亿美元损失而破产。1998年美国对冲基金LTCM因为亏损46亿美元而几乎倒闭案件中,也有使用了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原因。中国公司在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中,也屡遭惨重损失。2005年,中航油因为石油期货交易而在新加坡亏损亿美元;2007年,国储铜在铜期货交易中亏损9亿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3 18:08:51
2003年4月致公司股东的信件中,“股神”巴菲特就将衍生金融工具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巴菲特警告说,如果不加控制的话,这些衍生金融工具将不仅会伤害衍生金融工具的卖家和买家,而且会殃及整个经济。

    不幸言中,巴菲特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2007年以来,正是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O)等衍生金融工具大幅度缩水导致了贝尔斯登、美林遭受巨额亏损而 被收购。雷曼兄弟因在美国抵押贷款衍生工具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而业绩彪柄,但雷曼兄弟也正是因为在这些衍生金融工具上的亏损而破产。

    面对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业务这一可能损人并害己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高盛也没有能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它也和其他所有投资银行一样,大量制造、贩卖与使用了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如今,房贷衍生证券已经被视为“有毒的废弃物”,高盛发行与持有的一些房贷衍生证券则是毒性最强的废弃物:在高盛发行的这种债券中,有些债券的信用等级在2007年恶化速度之快超过任何其他公司发行的类似债券。

    很多人将这次危机中金融机构的破产归因于它们使用了太高的财务杠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在10~15倍左右。自2003年以来的5年中,雷曼兄弟的杠杆 率从23倍增加到30倍,高盛的杠杆率虽然没有达到30,也从17倍飙升至28倍,增加的幅度超过已经破产或者被收购的雷曼兄弟与贝尔斯登。

    问题是:在雷曼兄弟、贝尔斯登伤了投资者也毁了自己的同时,为什么同样制造、贩卖、使用了大量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高盛在杀伤了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没有为其所伤?同样使用了将近30倍的杠杆率,为什么高盛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

第三章 接管美国 第一节 高盛与华盛顿间的旋转门

    一、博尔顿与保尔森

    乔舒·博尔顿与亨利·保尔森的简历足以表明存在于华盛顿与高盛之间的旋转门——在美国联邦ZF工作过后前往高盛,然后又从高盛回到联邦ZF,或者从高盛前往联邦ZF,然后又回到高盛。

    1954年出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的博尔顿是小布什的白宫幕僚长。博尔顿曾老布什ZF任职。离开老布什ZF后,博尔顿进入高盛,并在 1994~1999年间担任伦敦高盛国际部负责法律与ZF事务的执行主任。1999年,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博尔顿于1999年3月~2000年11月担 任布什-切尼总统竞选委员会政策主任。2001年1月~2003年6月担任小布什的总统助理与白宫负责政策的副幕僚长,2003年6月担任布什管理与预算 办公室主任,2006年4月成为布什白宫幕僚长。

    白宫幕僚长是美国总统办公室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统高级顾问。幕僚长负责总统日程安排、决定谁可以会见总统、决定什么事情应该向总统报告、就总统的政策目标与国会等谈判。因其权力之大,常常被称为“联席总统”。

    在美国历史上,有些幕僚长喧宾夺主,其风头盖过美国总统本人。美国作者迈克尔·梅德维德在1979年出版描绘美国总统助手的《影子总统》一书中,曾叙述了 20世纪50年代在华盛顿流传很广、关于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幕僚长谢尔曼·亚当斯(ShermanAdams)的一个笑话。一个*党人对同事说, “如果艾森豪威尔死了,尼克松接任总统,是不是很可怕?”同事回答说:“如果谢尔曼·亚当斯死了,艾森豪威尔成了总统,会更可怕。”因为日常事务都是谢尔 曼·亚当斯处理,然后告知艾森豪威尔,*党因此讽刺谢尔曼·亚当斯与艾森豪威尔间的喧宾夺主关系。谢尔曼·亚当斯因权力之大而被称为“华盛顿第二个最有权 力的人”,甚至美国《时代》周刊也间接地这么认为。里根ZF时期,先后担任幕僚长的詹姆斯·贝克三世与唐纳德·里甘因为其权力之大、对美国内政外交影响之 广而被视为美国ZF总理。

    很多人在结束幕僚长任期后成为更高级别的官员。例如,尼克松的幕僚长亚历山大·黑格在里根ZF担任国务卿;福特的幕僚长迪克·切尼后来先后当选联邦众议 员、老布什ZF国防部长、小布什ZF副总统;福特的另一个幕僚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先后在福特ZF、小布什ZF担任国防部长。

    保尔森有着同样从联邦ZF到高盛、然后由高盛再回到联邦ZF的经历。

    在哈佛大学获得MBA的保尔森于1970~1972年曾担任尼克松ZF国防部助理部长的人事助理。1972~1973年,保尔森曾经担任约翰·埃利希曼的 助手,而埃利希曼是尼克松负责国内事务的法律顾问与助理,更是“水门事件”的关键人物之一,并因“水门事件”而入狱18个月。在离开尼克松ZF后,保尔森 于1975年进入高盛,1982年成为合伙人,并于1999年高盛上市后成为高盛CEO;2006年6月,在博尔顿的推荐下,他并不情愿地成了小布什ZF 财政部长。2009年1月,随着小布什的卸任,保尔森也离开财政部长的职位。有着大约7亿美元家产的保尔森不知将成为华尔街哪家公司的CE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3 18:09:34
二、高盛的财政部

    在美国,*党的白宫与共和党的白宫向来泾渭分明、各执一端。*党强调的是联邦财政收支平衡,而共和党要求的是减税。于是,克林顿ZF在2000年卸任时, 留下的是每年超过数百亿美元的联邦财政盈余,而共和党的小布什在2009年1月卸任时留下的却是每年4550亿美元的联邦财政赤字以及高达11万亿美元的 内外负债。

    但是,让高盛的人来领导美国财政部在最近这些年中似乎已经成了*党与共和党两党间少见的跨党派行为。

    1992~2000年克林顿的8年白宫任内经历三位财政部长,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第二任,他就是高盛CEO出身的罗伯特•鲁宾。

    2000~2008年小布什在8年总统任期内同样任命了三位财政部长,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最后一任亨利•保尔森,而他也是前高盛CEO。

    于2009年1月宣誓就职的*党奥巴马ZF中,美国将继续看到高盛留下的浓重身影。

    首先,奥巴马的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纳虽然他并没有在高盛的任职经历,但他多年得到高盛羽翼的呵护。他在美国政界的出人头地就是始于得到有着纯正高盛血统的罗伯特•鲁宾的赏识而在鲁宾担任财长期间被任命为美国财政部第三号人物。

    其次,奥巴马的白宫全国经济委员会主任的劳伦斯•萨默斯曾经是罗伯特•鲁宾担任财政部长时的下属。现年53岁的萨默斯曾经是鲁宾担任财长时的副手。鲁宾辞 去财长职务前往花旗集团任职时,曾经大力向克林顿推荐萨默斯接任财政部长。而且又是在担任哈佛大学校董的鲁宾的推荐下,萨默斯从财政部长职位上卸任后成了 哈佛大学校长。其后,萨默斯在哈佛大学校长职位上口无遮拦地得罪了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和黑人而惹下众怒后,现年70岁的鲁宾曾竭力维护萨默斯,无奈众 怒难平,萨默斯才不得不辞去哈佛大学校长职务。

    就连为奥巴马物色经济团队的两个猎头都脱不开与鲁宾的关系:一个是迈克尔•弗罗曼,在鲁宾担任财长期间他曾经是他的办公厅主任,后来又随他去了花旗集团;另一个就是鲁宾的儿子詹姆斯•鲁宾。

第三章 接管美国 第二节 保尔森怎样改变了小布什

    亨利•保尔森对小布什ZF最大的影响在于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小布什。

    小布什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反对他减税、反对他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入侵伊拉克。但是,在副总统迪克•切尼等为首的新保守派包围之下,奥尼尔不仅没 有能够改变小布什ZF的政策,反而导致自己与小布什不欢而散,于2002年底黯然辞职。奥尼尔在辞职后出版的《忠诚的代价》一书中,将小布什的内阁会议描 绘成盲人一样的小布什与聋子一般的内阁成员间的闲聊,从来没有对政策的认真讨论。小布什的第二任财政部长约翰•斯诺更是无所作为而于2006年辞职。

    在2006年博尔顿推荐保尔森出任财长时,保尔森并无兴趣。虽然保尔森也是共和党人,但属于共和党中的温和派,而以副总统迪克•切尼等为首的新保守派、共 和党右翼却包围着小布什。因为切尼政治社会观点之保守、对总统影响之大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美国现任副总统约瑟夫•拜登在任联邦参议员时曾将切尼评价为 美国历史上“最危险的副总统”。保罗•奥尼尔与小布什的不欢而散与约翰•斯诺的无所作为已经是前车之鉴;而且,只剩下两年任期的小布什因伊拉克战争胜利的 遥遥无期与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应对迟钝而只有30%左右的民意支持率,早已被视为跛脚鸭总统。在通过博尔顿获得小布什做出财政部有独立决策的权力、财 政部长参与白宫决策的承诺后,保尔森才离开高盛,勉为其难地到华盛顿走马上任,试图能够在社会保障私有化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回合谈判上能多少有所作为。

    一、保尔森的国有化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一直将私有产权与自由市场视为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自由化与私有化,解除对各行各业的管制;美国前总统里根“ZF不是问题的答案;恰恰相反,ZF本身就是问 题”的评论被美国人,特别是小布什所在的共和党奉为信条。从1987年6月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半之久的阿伦•格林斯潘因反对监管而被华尔街视为自由 市场经济的化身。

    在英国,1979~1990年的撒切尔夫人保守党ZF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经济私有化、自由化。1987年9月,里根在政治上的坚定盟友撒切尔夫人就将其经 济政策概括为:人们总将自己的问题推到“社会”的头上。但是,根本没有“社会”这一说,有的只是一个个的男人和女人,一个个的家庭。除了通过人们自己,政 府什么也做不了。

    然而,2008年3月以来,小布什ZF以注资与接管方式对市场的干预程度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前所未有的。一向立场保守的《华盛顿邮报》2008年 9月2日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史无前例的ZF干预发生在一名共和党总统的ZF任期之内,而这名共和党总统曾经把私有化、放松监管与自由市场理念作为 其经济政策和政治议程的核心。美国等西方国家宣扬的自由市场、私有化也已经成为全球的笑料。

    2008年12月19日,小布什声称,为了金融系统的稳定而放弃了自己一贯坚持的“自由市场”原则,而小布什没有说出来的是,他是在保尔森的说服下才放弃 了“自由市场”原则。《华盛顿邮报》在2008年9月8日称保尔森为“保尔森飓风”,说保尔森以监管飓风与波涛般汹涌而来的联邦ZF资金席卷美国首都华盛 顿。

    二、高盛与布什的环境保护政策

    小布什在环境保护上的态度——对“温室效应”的强烈而公开地怀疑、支持自愿限制二氧化碳排放而反对强制性限制、对美国石油公司在美国近海钻探石油要求的支持——一直遭受环保人士与国际社会的批评。

    在2001年就任总统后,小布什就以《京都议定书》给予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以豁免为由,明确表示他无意将《京都议定书》提交联邦参议院批准。1997年联合国制定的《京都议定书》目的在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3 18:10:04
2006年8月,小布什与副总统切尼在美国国务院对媒体发表讲话,布什说他相信全球在变暖,而且全球变暖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他怀疑“全球变暖到底是人为的结果还是自然引起的”。

    但是,在自保尔森担任财政部长以来的最近两年中,小布什在环境保护上的态度与政策似乎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例如,在2007年对美国国会两院发表的总统国情咨文中,小布什保证,美国将减少石油消耗,并努力发展替代能源的生产。

    对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拒绝将《京都议定书》提交国会批准的小布什来说,这种转变之大出人意外。小布什的这一转变自然有迫于全球性环保运动压力的原因。在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以纪录全球变暖的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并以其在促进全球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而共同获得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环境下,恐怕小布什也不愿意被视为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公敌。

    但是,几乎可以肯定,也有保尔森在其鞍前马后地游说,因为高盛早已经从各方面准备好从全球性环保运动与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中获利。早在2004年保尔森还是高盛CEO时,高盛就发表过声明,认同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并支持对二氧化碳排放实施限制的做法。

第三章 接管美国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中的高盛独角戏

    在造成华尔街与美国今天的这一陷入金融危机之中的局面中,与所有的公司一样,高盛也难辞其咎。然而,自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美国联邦政府就应付危机的决策与处理中,高盛的人员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救援方案都是以保尔森为首的前高盛高管们制定与实施的。

    一、“亨利国王”

    2008年9月29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标题将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称为“亨利国王”。自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贝尔斯登被JP摩根收购;雷曼兄弟 公司破产;“房利美”与“房地美”获得了以美国纳税人资金提供的紧急救援;美国联邦政府接管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而无力偿还住房抵押贷款的公众却没 有得到任何援助。

    决定谁被收购、谁被政府接管、谁破产的就是财政部长前高盛CEO亨利•保尔森。

    2008年10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2008年稳定经济紧急法案》,授权小布什政府以7000亿美元救援美国金融系统。美国著名电台节目主持人道格拉 斯•麦金太尔说,该法案给予保尔森权力之大仅次于拿破仑与成吉思汗曾经拥有过的权力,而且该权力还将被保尔森的继任者所继承。

    二、接管AIG

    2008年9月,“财富全球500强”高居第35位、“《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高居第18位、有着万名雇员的全球最大保险公司AIG因次贷 危机中损失惨重而面临破产。保尔森召集人员讨论是否救援AIG,受到邀请参加会议的人员中,只有一名公司CEO,那就是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




  1、被震惊的格林斯潘

    大街上的芸芸众生没有预料到不足为奇,但经济学家们没有预料到,市场监管者没有预料到,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没有预料到。

    小布什的财政部长、高盛前CEO亨利•保尔森一再拍着胸脯保证说,美国的银行系统没有问题。2008年9月15日,他还说:“我必须说,美国的银行系统安 全而牢靠。”然而,仅仅一个星期之后,保尔森就向国会提交了700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方案,并要求国会在一个星期内迅速通过。

    经济学家们与市场监管者对损失程度的估计表明他们毫无准备。这也许就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时没有降息、更没有果断采取援救行动的原因,并因此招致高盛出身的美国著名财经节目主持人吉姆•克莱默说美联储“什么也不懂”。

    2008年10月23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众议院“政府监管与改革委员会”就这次金融危机进行的听证会上,承认自己对“目前的状况感到震 惊,难以置信”。能够让以见微识著而著称的格林斯潘“感到震惊、难以置信”的事情恐怕只能是百年一遇的奇闻异事。在美联储主席任上,格林斯潘就是以其见微 识著的能力调控美国经济,让美国经济波澜壮阔地经历了持续近十年的繁荣。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的这番话一经媒体报导,人们这才发现自己正亲身经历着1929 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股市也应声而跌。

    2007年7月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创下了14164点的历史最高点。但好景不长,8月15日,下跌到13000点之下。此后,股市暴 跌在全球司空见惯。到2008年11月26日,以标准普尔500计算的美国股市在2008年的损失已经超过了总市值的50%,而在“大萧条”的 1929~1931的三年中,美国股市损失为8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3 18:10:28
2、财富500强公司的破产

    次贷危机以来,全球被收购、被ZF接管或者破产的主要金融机构与非金融公司已经数以百计,其中就有美林、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AIG)、贝尔斯登、美联银行这些名列“财富全球500强”、曾经声名显赫、炙手可热的公司。

第二章 不死的高盛 第二节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完卵(2)

    2008年12月3日,美国三大主要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克莱斯勒的CEO再次到华盛顿向美国联邦参议院请求34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为了获得贷 款,三位CEO保证,放弃使用公司专机、未来一年只领取1美元的年薪。为了表示诚意,他们从宾州驱车800多公里到华盛顿,而没有乘坐公司专机。

    二、高盛:倾巢之下的完卵

    在金融危机山呼海啸般的席卷之下,说高盛毫发无损自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在众多“财富全球500强”接连倒下的时候,高盛不但活着,而且遭受的损失不过是皮 肉之痛而已;危机之中高盛仍然能够延续着它自1999年上市以来直到2008年第四季度才出现亏损的能力。问题是,高盛靠什么延续其不亏的纪录?

    “股神”沃伦•巴菲特曾经将衍生金融工具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量子对冲基金创始人、著名金融家乔治•索罗斯也就金融机构使用过高的杠杆率发出过 警告。为什么同样制造、贩卖、使用了大量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高盛在杀伤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没有为其所伤?同样使用了将近30倍的杠杆率,为什么 高盛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

    1、损失仅38亿美元

    贝尔斯登、美林、雷曼兄弟三家投资银行消失了,AIG在一只脚已经踏入坟墓的时候被美联储用1700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拉了回来。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遭受重创,损失144亿美元。

    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损失惨重,花旗集团的CEO查尔斯•普林斯于2007年11月下台。花旗自己估计,2010年年底之前,花旗几乎不可能盈利。

    据彭博社统计,到2008年8月中旬,全球损失超过1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已有14家,花旗以损失551亿美元高居榜首,美林以亏损518亿美元紧随其后。在中国银行也损失了20亿美元并名列第43位的情况下,高盛以损失仅38亿美元而名列32。

    2、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自从有了衍生金融工具以来,金融市场中每次重大的损失几乎都同它有关。1995年,尼克•利森投机于东京股票交易所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失利,导致有着 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巴林银行因遭受14亿美元损失而破产。1998年美国对冲基金LTCM因为亏损46亿美元而几乎倒闭案件中,也有 使用了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原因。中国公司在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中,也屡遭惨重损失。2005年,中航油因为石油期货交易而在新加坡亏损亿美元;2007年, “国储铜”在铜期货交易中亏损9亿美元。

    2003年4月致公司股东的信件中,“股神”巴菲特就将衍生金融工具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巴菲特警告说,如果不加控制的话,这些衍生金融工具将不仅会伤害衍生金融工具的卖家和买家,而且会殃及整个经济。

    不幸言中,巴菲特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2007年以来,正是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O)等衍生金融工具大幅度缩水导致了贝尔斯登、美林遭受巨额亏损而 被收购。雷曼兄弟因在美国抵押贷款衍生工具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而业绩彪柄,但雷曼兄弟也正是因为在这些衍生金融工具上的亏损而破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3 18:10:59
  面对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业务这一可能损人并害己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高盛也没有能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它也和其他所有投资银行一样,大量制造、贩卖与使用了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如今,房贷衍生证券已经被视为“有毒的废弃物”,高盛发行与持有的一些房贷衍生证券则是毒性最强的废弃物:在高盛发行的这种债券中,有些债券的信用等级在2007年恶化速度之快超过任何其他公司发行的类似债券。

    很多人将这次危机中金融机构的破产归因于它们使用了太高的财务杠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在10~15倍左右。自2003年以来的5年中,雷曼兄弟的杠杆 率从23倍增加到30倍,高盛的杠杆率虽然没有达到30,也从17倍飙升至28倍,增加的幅度超过已经破产或者被收购的雷曼兄弟与贝尔斯登。

    问题是:在雷曼兄弟、贝尔斯登伤了投资者也毁了自己的同时,为什么同样制造、贩卖、使用了大量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高盛在杀伤了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没有为其所伤?同样使用了将近30倍的杠杆率,为什么高盛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

第三章 接管美国 第一节 高盛与华盛顿间的旋转门

    一、博尔顿与保尔森

    乔舒•博尔顿与亨利•保尔森的简历足以表明存在于华盛顿与高盛之间的旋转门——在美国联邦ZF工作过后前往高盛,然后又从高盛回到联邦ZF,或者从高盛前往联邦ZF,然后又回到高盛。

    1954年出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的博尔顿是小布什的白宫幕僚长。博尔顿曾老布什ZF任职。离开老布什ZF后,博尔顿进入高盛,并在 1994~1999年间担任伦敦高盛国际部负责法律与ZF事务的执行主任。1999年,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博尔顿于1999年3月~2000年11月担 任布什-切尼总统竞选委员会政策主任。2001年1月~2003年6月担任小布什的总统助理与白宫负责政策的副幕僚长,2003年6月担任布什管理与预算 办公室主任,2006年4月成为布什白宫幕僚长。

    白宫幕僚长是美国总统办公室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统高级顾问。幕僚长负责总统日程安排、决定谁可以会见总统、决定什么事情应该向总统报告、就总统的政策目标与国会等谈判。因其权力之大,常常被称为“联席总统”。

    在美国历史上,有些幕僚长喧宾夺主,其风头盖过美国总统本人。美国作者迈克尔•梅德维德在1979年出版描绘美国总统助手的《影子总统》一书中,曾叙述了 20世纪50年代在华盛顿流传很广、关于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幕僚长谢尔曼•亚当斯(ShermanAdams)的一个笑话。一个*党人对同事说, “如果艾森豪威尔死了,尼克松接任总统,是不是很可怕?”同事回答说:“如果谢尔曼•亚当斯死了,艾森豪威尔成了总统,会更可怕。”因为日常事务都是谢尔 曼•亚当斯处理,然后告知艾森豪威尔,*党因此讽刺谢尔曼•亚当斯与艾森豪威尔间的喧宾夺主关系。谢尔曼•亚当斯因权力之大而被称为“华盛顿第二个最有权 力的人”,甚至美国《时代》周刊也间接地这么认为。里根ZF时期,先后担任幕僚长的詹姆斯•贝克三世与唐纳德•里甘因为其权力之大、对美国内政外交影响之 广而被视为美国ZF总理。

    很多人在结束幕僚长任期后成为更高级别的官员。例如,尼克松的幕僚长亚历山大•黑格在里根ZF担任国务卿;福特的幕僚长迪克•切尼后来先后当选联邦众议 员、老布什ZF国防部长、小布什ZF副总统;福特的另一个幕僚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先后在福特ZF、小布什ZF担任国防部长。

    保尔森有着同样从联邦ZF到高盛、然后由高盛再回到联邦ZF的经历。

    在哈佛大学获得MBA的保尔森于1970~1972年曾担任尼克松ZF国防部助理部长的人事助理。1972~1973年,保尔森曾经担任约翰•埃利希曼的 助手,而埃利希曼是尼克松负责国内事务的法律顾问与助理,更是“水门事件”的关键人物之一,并因“水门事件”而入狱18个月。在离开尼克松ZF后,保尔森 于1975年进入高盛,1982年成为合伙人,并于1999年高盛上市后成为高盛CEO;2006年6月,在博尔顿的推荐下,他并不情愿地成了小布什ZF 财政部长。2009年1月,随着小布什的卸任,保尔森也离开财政部长的职位。有着大约7亿美元家产的保尔森不知将成为华尔街哪家公司的CE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