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613 0
2012-02-03
能源市场更是高盛的绝对天下,因为在能源市场中,高盛的角色无处不在:

   
能源研究部门作为宣传机器,影响市场对能源价格的预期;

   
交易公司杰润公司与高盛的其他基金利用高盛自有资金,进行投机*

   
拥有洲际交易所,为能源商品提供交易平台,收取交易费用;

   
作为能源交易中介人,掌握着能源市场交易头寸与资金流向信息,并收取交易佣金;

   
拥有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炼油公司Coffeyville,并控制着43000英里的输油管,以及超过150个石油存储设施,影响石油的供应。

   
不难想像,高盛可以如何利用自己在能源市场的多种角色、信息与资金优势影响能源价格。

    20
世纪90年代,美林等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分析部门与证券承销部门就曾相互勾结——分析师们故意吹捧本公司承销的股票,以引诱投资者购买。曾经被评为互联 网/电子商务业最有影响力的分析师、美林公司的亨利·布洛杰特一方面竭力鼓动投资者购买高科技股,而私下在给同事的电子邮件中说,高科技股都是垃圾。美林 公司因此而在2002年在被时任纽约州司法部长的埃利奥特·斯皮策指控从事证券欺诈,并被罚款1亿美元;而布洛杰特本人则被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SEC)罚款400万美元,并被永久性禁止从事证券业务。

   
高盛影响能源价格的一个明确例子发生在2006年。当时高盛修改了高盛商品指数,将该指数中无铅汽油的权重由9%降低到2%,迫使全球交易商出售价值70亿美元的汽油合约,汽油价格急剧下跌,而高盛则合法地赚取了大量利润。

   
一、宣传机器

   
高盛是20072008年这场石油战争中叫嚣得最狠的宣传机器。

   
高盛美洲能源研究团队负责人、能源分析师阿尔琼·穆尔蒂从2004年起对油价的预测几乎完全精准。2005330日,当国际原油价格还在42美元一桶 的时候,穆尔蒂就预测,石油将在2007年上涨到105美元一桶。他声称,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石油需求高涨,世界将进入超高油价阶段。对他的预测,吃 惊的人不少,相信的不多。要判断这个预言有多么出人意料,只要看两个事实就够了:一是当时国际油价约为每桶42美元,二是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历史最 高油价出现在1981年,相当于在2005年达到每桶86美元。

   
高盛进行能源战争宣传的手段之一是释放耸人听闻的信息,引导公众舆论。高盛炒作的主题之一就是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将急剧增长。他们引用国际能源机 的数据,说中国的需求在五六年内将快速增长。这在全球造成了普遍看涨的心理,引导投资者投资原油期货。超高油价论就这样有了合理的供需理论依据。

   
甚至美国能源部与美国总统小布什也加入了高盛的能源战争宣传,为高盛呐喊助威。200835日,小布什也说: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天然气的需求超过了供应,因此导致价格上涨。

   
在高盛的能源宣传战争下,其他的声音都被淹没了。

    2007
1211日,奥本海默公司石油分析师法德尔·盖特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目前的高油价中有50%是被人为炒起来的。石油价格的暴涨是过度投机的结果。

    2008
411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CEO范德伟说:石油业的供需关系没有任何问题。目前石油业的供需关系与石油价格为60美元一桶时的供需关系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