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 高盛说话全美国都在听 第三节 “金砖四国”与越南神话
高盛多次扮演国际炒家魔鬼代言人的角色。其惯常手法就是先忽悠小国,将其列为投资圣地,希望他们对国际资金大门洞开,然后等资金进入建仓拉抬股价完毕,就突然调转枪口,大肆唱空。高盛创造的“金砖四国”一词的流行及其在越南等新兴市场的表现就是最经典的例子。
一、“金砖四国”
2001年,高盛全球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Neill)首次创造了“金砖四国”(BRICs)这个词,四个英文字母分别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 国四个国家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奥尼尔预言:“金砖四国”总共占据全球25%的陆地面积、40%的人口,是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到2050年, “金砖四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将导致它们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经济力量,它们的GDP总值将超越目前的发达国家。
此后,高盛连续发表报告,鼓吹“金砖四国”理论。
“金砖四国”理论具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它假定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源是无穷无尽的。事实上,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正在枯竭。以中国为 例,2008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来自进口;钢铁业每年消耗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铁矿石,2007年所消耗的铁矿石中55%来自进口;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 已经进入中老年期,400多座矿山因为资源枯竭而濒临关闭。“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还将对全球环境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在地球的承受能力有限以及目前的科 技条件下,“金砖四国”的经济几乎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数十年。
然而,在高盛的忽悠下,“金砖四国”一词仍然迅速流行起来,而四国也成了全球资金关注的热点。例如,巴西股市指数从2002年9月的9000点暴涨到2008年5月的73000点。
二、越南神话
2005年底,高盛第134号投资报告以“还有更多金砖吗?”为题,找出成长潜力相当的“NEXT—11”新兴市场。高盛将这些国家称为“新钻11国”,它们包括巴基斯坦、越南等。
在高盛等的鼓噪下,越南被看成是仅次于“金砖四国”的第五个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投资机构的宠儿。在国际上看好越南的声音高涨之际,越南国内也逐渐兴起了 “超过印度,赶上中国”的豪情。外资的大量涌入直接提高了越南的资产价格,并且形成泡沫。在外资的推动下,越南指数从120点大涨至1200多点;胡志明 市的房屋价格从每平方米200多美元上涨到600多美元。
就在新兴市场的概念最火爆的时候,高盛却又开始减少在新兴市场的投资。2007年11月,高盛就停止了在巴西和墨西哥股票上的头寸,并给客户发送了一系列通知,指导客户谨慎行事,短期获利了结,离开巴西市场。
而对于越南市场,高盛在2008年夏率先发布报告称,越南可能会加快其货币越南盾的跌势,因为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越南盾已“过度高估”。
2008年以来,越南股市开始持续下跌,股指从1000点附近跌到6月4日的点,跌幅接近60%。同时,胡志明市等地高企的房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