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动气候产品交易立法
    如今,高盛在美国推动国会通过法律,以对二氧化碳排放实施强制性限额,并迫使美国公司进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交易。
    高盛已经做好从方兴未艾的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中获利的准备,并在这一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高盛在全球已经投资20亿美元用于替代能源的开发(包括2008 年投资1亿美元于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公司“中国皇明太阳能公司”),并在2006年收购了总部设立在英国的“气候产品交易所” (ClimateExchangePLC)的部分股权。
    高盛历来在美国共和党、*党两党中都左右逢源,当今总统奥巴马身边又不乏有着高盛血统的人士。在推动气候产品交易立法方面,高盛很可能将再次如愿以偿。
第六章 布局中国 第一节 帮助出售国有企业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一直将私有产权与自由市场视为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20世纪*十年代曾出现过全球性的私有化与经济自由化潮流。
    一、私有化成为笑料
    2007~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有化与强化监管的潮流席卷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美国媒体说,这让美英一直鼓吹的私有化以及所谓“华盛顿共识”成了笑料。
    从1987年6月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半之久的格林斯潘因反对监管而被华尔街视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化身。格林斯潘相信,正是因为自己奉行了“自由市场” 理念,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才经历了持续近十年的繁荣。2008年10月23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ZF监管与改革委员会”就此次金融危机而接受质 询时,格林斯潘承认,自己一直奉行的不加监管的“自由市场”理念是错误的。2009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列出了对2008年金融危机应该承担责任的25 个人,其中名列第三的就是格林斯潘。《时代》周刊说,这位曾经以言辞模棱两可、让人无法琢磨而著名的格林斯潘在金融危机面前、在美国国会终于明确地承认自 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