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959 0
2012-02-03
第七章 总结高盛 第二节 谨慎的冒险

   
证券承销、证券经纪、财务顾问等传统投资银行业务的一个特点就是作为需要资本的公司与拥有资本寻找投资回报的投资者之间的中间人,投资银行靠收取佣金而营 利。投资银行业务的问题在于,虽然这是无须过多自有资金的低风险业务,但同以自有的资金进行投资相比,投资银行业务获得的回报也有限。

   
一、最早的风险套利专家

   
自很早以来,高盛就与别的投资银行不同。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来领导高盛的格斯·利维就开始利用高盛自有的资金去冒险——进行风险套利,并逐渐成为了 华尔街最成功的风险套利者之一。经过利维与另一高盛金融天才罗伯特·鲁宾的努力,高盛在包括并购套利在内的套利市场上建立了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

   
二、承担更高的风险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逐渐从经纪人演变为交易商、从代理人演变为委托人,从中间人演变为直接投资人,同其他投资银行相比,高盛将越来越多的自有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投资。

   
有些投资者担心高盛承担的风险过高,然而高盛担心的是承担的风险不够。1999年上市时,CEO亨利·保尔森就直截了当地说,他不能保证高盛的收益将会稳定,如果投资者想要稳定的收益,最好购买生产牙膏等日用品公司的股票。

   
从多方面看,高盛的风险都超过它的竞争对手。例如,在所有的投资银行中,高盛收入的波动程度高达28%,而贝尔斯登只有10%,即如果高盛与贝尔斯登的日 平均收入为1000万美元,那么高盛的日最高收入可以高达1280万美元,但也可以低至720万美元。贝尔斯登的日最高与最低收入分别为1100万美元、 900万美元。

   
三、谨慎的风险管理

   
高盛并不否认自己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问题在于自1994年以来,高盛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重视似乎就与众不同。

   
很久以来,高盛以其谨慎的冒险而在外界有着这样的声誉:总让竞争对手去试探水的深浅,在看到不会被淹死并且有利可图之后,才跟着别人跳进水中。

   
1994年的美国债券市场崩溃中,高盛也损失惨重。但高盛很快吸取了教训——高盛重组了风险控制系统,改变了以往非正式的风险控制方法,成立了一个25人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并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

   
四、卖空救高盛一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