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IRT理论相关软件
2418 4
2012-02-05
有没有哪个好心人回答一下?自己还是想不明白。 我觉的IRT的精髓就在于不把结果简单相加,而是区分问题的难易, 根测试的整天情况来给出被测试人的ABLILITY。怎么BILOG-MG 的1PL的ABLIITY 的结果不区分不同的问题呢?
   在使用 BILOG-MG 的1PL 模型处理数据时,发现PH3结果的ability 与问题回答的序列无关。
如: 甲回答5 个问题,3个对两个错,序列为11100, 而乙同样是三个对两个错,序列为00111.
但他们的由 BILOG-MG 算给出的ABILITY 是一样。 如用2PL 模型的话,问题回答的序列
就会影响他们的ABILITY 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5 16:08:38
有可能是个体项之间的难度系数本来就差别不大,再加上单参数的估计造成量表整体估计的信息量很低,无法对细微的能力不同做出区分,另外如果难题全部答对简单题全部答错,并不会比简单题全部答对难题全部答错得分更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5 21:57:40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 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但后面查了一下书:R.J.de Ayala, 的“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该书在90 页,和104 页明确讲了BILOG-MG 的1PL 的ABILITY 计算与问题回答的序列无关。 “As is the case above, we see that all individuals with the same observed scores obtain the  same theta regardless of the response pattern."(P90).   这让我很迷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6 14:09:06
这个问题如果懂数理的话应该很好解答吧,可惜我一直没静下心来理解那些公式,每次都是拿到数据就直接导进软件里估计了,从不考虑其所以然的问题,惭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7 04:32:43
同惭愧。呵呵。 可能我们的理解上出了点问题。按道理即使是1PL(RASCH 模型就是1PL) , 每个人的ABILITY 也应根据问题回答的序列不同而不同。不知BILOG 到底是怎么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