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4903 1
2012-02-05
在高中理科班,有部分学生严重偏科,虽说语文是文理科高考必考科目,但许多理科生有意无意地把这门当做“文科”,甚至当作“副科”,日常生活中忽视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认为学语文无用,不愿学甚至不学语文,语文课成了“睡觉课”、“娱乐课”。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语文不过是“鸡肋”、“豆芽”,从来都不值150分,也用不着花多少时间去学它。甚至出现了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的现象,认为“人文科学”比不上“科学技术”, “得理综者得天下”、最终学文科的都是成绩不行的,而学语文,“就像吃中药,吃与不吃都没什么明显的效果”。尽管理科班当中也有极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偏爱理数化,语文基础薄弱、能力不强,毫无学习热情。因此,理科班的语文老师只能自叹“教语文难,教理科班的语文更难”。
何止学生不重视语文,就连我们的教育实施者学校也不看重语文。语文课是一次次遭削减,从七节到六节,再到五节。有些教师也公然说:语文教不教一个样,学不学一个样,语文靠的是天收。看来,语文早就应该出局了!难怪理科生不喜欢语文!
这还不是大的方面,我还想起了几年前在文学界出现了一个大讨论,有人要“炮打语文”,当时还有一句很流行又令语文工作者寒心而又哭笑不得的话,那就是“误尽苍生是语文”,还发出“拯救汉语”的口号,语文学科成为人们议论纷纷的对象。甚至有人专门写了一部洋洋大观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对语文教育的诸多症结进行反思,等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威胁着语文学科的地位,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对这部分学生我们不能仅仅以“高考”作为指挥棒去“压服”,学习的最大驱动力来自内心的意愿,外界压力也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语文课,并从内心认同语文学科的基础作用,才能形成他们学习语文的强大驱动力,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语文是“万科之母”,学生学好语文课是学好其它课的基础。教师上好语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如何上好语文课,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语文课堂到底该教给孩子些什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这几年,我常常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并努力追寻着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简单地说就是语文课程具有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功能与价值,同时具备求真、审美、向善的人文性功能与价值。怎样让二者和谐统一,在我们理科班学生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就显得跟为重要。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的孔老夫子真的很可爱,他不愧是个心理学家,他懂得学生的心,他知道学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所讲授的内容也一定是学生在最需要的,最最想要知道的。这给了我一个启示: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一定要是学生想要知道的。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投其所好,注重情趣和兴趣,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
  新的教育理念主导着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更需要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语言。教师要学会善于转换话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心理需求。比如:对爱好美术的学生,教师可投其所好,请他谈谈色彩、线条等美术方面的内容,跟他套套近乎,让他不至于排斥你;对虚荣心强的学生,就算他语文学得不好,教师也可先拿他学的好的物理、化学等科目来夸他头脑灵活,聪明机智,等他飘飘然时再过渡到语文学习上来,告诉他物理化学这么高难度的科目他都能学好,只要也花时间和精力,语文同样能行;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更要注重与他交流,帮他树立信心,给他进行必要的课余辅导;……可以先让学生喜欢你,对你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爱屋及乌。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途径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很重视他、喜欢他,那么,学生自然也会喜欢我们,尊重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能处处感受到和谐,时时体会到亲情,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既学懂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从而“亲其师,信其道”,爱上语文就是件比较容易的事了。
曾经看过一篇习作《理科生喜欢上语文的原因》,切记文中有一句话:作为一个理科生,其实我是一直很喜欢上语文课的,因为语文课可以让我比较快的进入梦乡,从而有效的缓解学习中的紧张情绪,为学好其它的科目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这句话让我感到很难堪。可想一想,原因可能更多的还是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语文课上,仅仅像以往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很难打动学生让学生入境。理科班学生的理性思维强,而感性思维较弱,情境教学更是必不可少。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正面的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课堂变得有生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师生都要动起来,打破那种“催眠”和“自我催眠”的状况。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要千方百计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比如,可以多提问,让学生始终处于思考状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突出其自主性,重视其积极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语文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较高的语文修养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偏科学生由厌学变为愿学和乐学语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让理科班的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不仅要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造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创设最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手段。
参阅书目:
  ①《语文教学谈艺录》 于漪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6]佚名.胡海燕 让理科生的语文学习也快乐起来.中国科技期刊学会[url=http://www.xtd-gmw.cn/jiaoyu/html/?19501.html[6]http://www.xtd-gmw.cn/jiaoyu/html/?19501.html[/ur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5 17:42:59
我们这专业根本就不用学语文,但语文却在我们的身边,不用说每天上课去学什么之乎者也,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领悟就可以拉,感叹高中那种语文教学,本来提倡看文学名著,不过现在看来是变味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