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介绍:
- 年份:2005-2023
- 范围:A股上市公司
- 两个版本:公司治理水平(未剔除)、公司治理水平(已剔除金融STPT)(注意:由于公司治理水平为主成分分析结果与样本范围相关性较强,所以当进行剔除等操作使得样本改变时需要进行重新计算,本资料已按全样本与剔除样本分别进行了计算,可以直接使用)
- 文件格式:Dta格式(使用Stata打开)、Xlsx格式(使用Excel打开)
- 注:提供了剔除所需数据和剔除代码,若无需做该项剔除处理,自行删除相关代码重新运行即可
- 行业参照证监会2012年行业分类标准,制造业用二级行业分类,其他用一级分类来计算并对连续型变量进行了1%和99%分位数的缩尾处理
- 代码格式:do文件(Stata 14/15/16/17/18)
计算说明:
调节变量。一般而言,公司治理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及激励机制三个层面(鲁桐和党印,2014)。本文参考严若森等(2018)关于公司治理水平综合指标的构建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下文三个维度九个指标进行分析,选取第一大主成分作为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变量。首先,股东层面,本文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第二大到第十大股东持股人比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四个指标。其次,董事会层面,董事会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Klein,2002),本文选取董事会独立性(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比例)、董事会规模、两职合一(两职合一时取1,否则取0)三个指标。此外,激励机制有助于缓解公司投资不足(方红星和金玉娜,2013),因此本文选取管理层持股比例、管理层前三名薪酬作为从激励机制角度来衡量公司治理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 林树,葛逸云.经济政策关联度、公司治理与投资效率[J].现代经济探讨,2023,(03):63-76
代码:
数据量:
描述性统计:
结果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