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露天煤矿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已成为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稳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本研究以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16个不同复垦模式样地(包括不同的复垦植被和复垦年限)为研究对象,首先,用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分析,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均因不同复垦模式而显著变化;从细菌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杨树和油松比较有优势;从真菌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榆树比较有优势;随复垦年限的延长,真菌多样性指数有增大的趋势。
聚类分析和PCA均显示,相近复垦年限的土样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OC(有机碳)、TN(总氮)、C/N(碳氮比)和WC(绝对含水量)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RDA结果表明,土壤pH、OC、TN、C/N和WC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演替分布均没有显著影响。细菌优势和差异条带测序鉴定出Nitrospira、Sphingomonas、Arthrobacter、Brachybacterium、Strepto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