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博士从博士茅广军之
X看体制压迫
(教师中心稿
)【--教师节祝福语】
茅广军死了。
9月14日,中科院高能所
28号楼下,茅广军的尸体被人发现。之后,警方排除他杀。很多人难以相信,这个人缘极好,前途光明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博士后,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36岁的茅广军,不独是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博士后,而且是德国洪堡学者和日本
STA学者,在
32岁时就成为了正研究员。(据
9月20日《新京报》报道)
死者为尊,即便茅广军的心理真有什么缺陷,我也不拟探究(且无实据)。根据新闻的透露:茅广军的人生失意有两端,一端是婚姻的破裂,前妻不辞而别的出走,对于其前妻如此的不负责任,必须予以谴责;但更令人不能容忍的一端,是体制的压迫,是中科院人事制度安排对于茅广军心灵空间的挤压,
--“中科院三年一次的考核,茅广军没有通过被解聘,据说是文章数太少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让他把房子交回,并一年内另找单位离开。”
一个学者学术水平的评价,确实一般是要看文章。但是要看,也得首重质量,数量的作用究竟又该放在怎样的
一个位置呢?
我们且看国外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衡量学术的困难》一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