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69 0
2012-02-06
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被绑架一事说明中国的“不干涉”政策正经受着考验。当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向经济第一的位子冲刺时,要想置身冲突之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被绑架一事说明中国的“不干涉”政策正经受着考验。当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向经济第一的位子冲刺时,要想置身冲突之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中国倾向于比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即美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更为温和的选择,不过历史表明,权力永远伴随着侵略。

  从1950s周恩来总理承诺不干涉印度内政起,骑墙的中立政策就成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在外交关系中,美国珍视的是治理和民主政治,而中国倾向于贸易和投资。尽管因为对不受欢迎的政权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让该国饱受指责,但中国作为经济殖民游戏的后晋者,其战略自有它的道理。

  不过保持中立往往是不够的。此次绑架事件将促使中国政府在苏丹和新近独立的南苏丹的石油收益争端上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中国可以拒绝支持西方的禁运,但它不会乐见石油供给中断或有核武器的伊斯兰共和国出现。利害攸关之际,不干涉政策看起来是不战自败之举。

  若中国找到既能致富又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平和的方法,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将是个好事。目前的迹象是有利的。主席胡锦涛在谈话中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并通过援助和对话跟苏丹之类的政权过手——同时向东帝汶等国派遣维和部队,并于2008年向亚丁湾部署了一支海军队伍保护商船免受海盗侵袭。

  但是,“中国治下的和平”(Pax Sinensis)面临两大主要挑战。一是扭曲的出生率,每年都有1000万男孩出生。另一个是连通性。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大豆和铁矿石进口国。当全球市场面临威胁,中国已经无法再坐视不理。尽管中国可能愿意回到五百年前的状态——富有、自足而且基本与世隔绝——不过这个选项已经没了。

  约翰•福利是Breakingviews大中华区记者,派驻香港。他写过的论题涉及企业并购、资本市场、消费品、矿业和奢侈品等领  域。在2004年加入Breakingviews之前,约翰曾是一家位于伦敦的广告机构的撰稿人。约翰曾在牛津的艾克赛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作者为路透Breakingviews专栏作家,本文仅为个人观点;更多独立评论和分析请访问breakingviews.reuters.com;Breakingviews专栏译文由财经网独自担责,中文版权归财经网独家使用(编译:闫桂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