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全球经济在2012年中期实现回升的基础正在逐渐形成。虽然欧元区陷入经济衰退,但由于通胀率的回落和美国私人部门需求的坚挺,全球最终需求增长依然稳固。这种情况下,生产疲软推动了库存调整,而本轮库存调整可望在1季度末完成。如果欧元区金融危机得到控制,那么全球工业周期将转向回升,而金融市场回暖也有利于支持工业周期的转向。就地区而言,本轮经济回升的主要受益者将是当前承受着全球库存调整压力、正在转向宽松政策立场的新兴经济体。
(外脑精华·北京)摩根大通的基本判断是,全球经济在2012年中期实现回升的基础正在逐渐形成。虽然欧元区陷入经济衰退,但由于通胀率的回落和美国私人部门需求的坚挺,全球最终需求增长依然稳固。这种情况下,生产疲软推动了库存调整,而本轮库存调整可望在1季度末完成。如果我们的判断成为现实,欧元区金融危机得到控制,那么全球工业周期将转向回升,而金融市场回暖也有利于支持工业周期的转向。就地区而言,本轮全球经济回升的主要受益者将是当前承受着全球库存调整压力、正在转向宽松政策立场的新兴经济体。
今年以来的金融市场走势也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尽管评级机构下调了欧元区和EFSF的评级,但是希腊债务重组谈判和欧洲银行资金状况有所改善。显而易见的是,近一次西班牙10年期债券销售高于预期水平,其利率较11月份低165个基点。同时,以金属价格为基础的指数上升10%,新兴市场货币坚挺。毫无疑问,风险偏好随着全球股票价格增长4.7%。
金融市场变化同经济数据揭示的一致,表明经济下行风险正在消退。美国和中国扩张会受到欧元区衰退影响的担心逐渐消失,两国4季度GDP增长均高于趋势,12月数据显示了新一年稳定的增长趋势。此外,11月全球工业活动的下降,已经被12月0.8%的增长抵消。令人振奋的是,高科技行业引领了该增长,日本11月核心资本订单反弹。
尽管下行风险有所缓解,我们相信全球增长仍处于筑基阶段,转为增长的时期还不成熟。在我们1月份全球PMI调查中,全球工业生产和GDP仍将维持在平均标准以下。
通胀率趋于回落
全球通胀持续下降,使得消费者购买力有所好转,并为央行带来了政策的灵活性。最新一轮CPI报告显示,通胀维持在3.3%,低于9月份3.9%的峰值。这一过程中有很大的空间。本次下降主要由于基数效应,2011年初全球石油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与一年之后数据的比值下降。然而,最近几个月通胀同样大幅放缓,经季节调整后,去年最后三个月价格增长幅度低于2%。总之,我们预计全球通胀将在年中降至2.5%。
虽然几乎全世界都在实施抑制通胀的政策,但是各国速度不一。12月报告显示,欧元区通胀刚刚开始下降,在最后一个月放缓至2.7%。随着能源价格的下降,预计欧元区通胀率在12年2季度将降至2%以下。英国接下来几个月通胀也将明显下降,主要由于2011年1月实施的提高增值税政策的到期。在新兴市场,亚洲通胀下降迅速,尤其是中国。然而,拉丁美洲和中东欧地区新兴市场下降有限,其外汇利率在11年下半年下降显著。这种情况扭转了投资者对全球前景的看好。如果近期新兴市场外汇利率处于上升趋势,那么将有利于拉丁美洲和中东欧新兴市场抑制通胀的进程。
美联储对量化宽松持开放态度
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美联储将在同市场联系方面推出一些变化。首先最重要的改变是,它将开始出版发行委员会成员对于未来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其中包括首次上调的时间预测。去年8月前FOMC认为,利率在2013年中以前不会上升,市场一贯低估美联储鸽派的行为。其后,市场得到消息为到2014年底之前,政策都将趋紧。鉴于这些预期,美联储中温和派将很难有什么惊喜。
另一个变化是引入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变革的讨论。我们预计,核心委员不希望承担更多的资产购买,但在增长令人失望的时候仍将开放这一选项。最后,美联储可能发布一个新的目标说明,其中包括通胀目标。在这方面,美联储需要小心,以避免过度的通胀破坏国会其他决议:充分就业。
欧元区形势改善
欧元区银行、企业和主权资金状况的改善表明,欧洲央行为期三年的再融资操作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该行动的动机是,大量无担保高级债务到期带来的银行资金需求。宽松的资金条件使得银行主权债务情况更令人满意,为主权基金提供大量支持。例如,今年意大利资金总需求为2400亿欧元,其中有2000亿欧元到期债务。如果投资者愿意滚存到期债务,那么意大利80%的总资金需求将得到满足。欧洲央行融资活动的成功,使得意大利可能避免了地区公共部门流动性医院,压力环境大规模放松,大规模融资手段将是结构性的。
仍有其他风险可以扭转近期主权市场取得的改善。希腊PSI谈判本周恢复,而且相信会在周一欧洲集团会议前达成一致。然而,仍存在较高水平的不确定性,为了实现“自愿”重组,一定程度的胁迫将是必要的。主要的下降风险是谈判彻底失败,导致破坏性的违约。这样的结果造成的后果,不仅将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大规模直接影响,更多的信号表明决策者无法控制危机。
英国经济走势乐观
10月、11月英国一系列令人失望的产量数据将使得4季度GDP下降。然而,经济活动的下降不应该被认为是英国经济陷入传统衰退,私营部门支出明显打破了这一下降趋势。综合PMI在11年4季度上升,同增长保持一致,这是一个GDP增长的好时机。此外,更广泛的数据表明英国没有受到衰退的影响:私营部门就业温和增长,通胀显著下降将有利于本季度家庭实际收入并阻止消费的下降。这表明,对于MPC而言,经济活动增长仍然较低。2012年增长前景十分疲软,令人失望的购买计划可能在2月份得到通过。
中国政策放松进行微调
毫无疑问,在房地产寒冬和全球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决策者已将其注意力从通胀方面移至下行风险上,去年年底基本实现了年通胀4%的目标。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将准备金率下调了50个基点,并且提升银行贷款定额。12月新增贷款加速增长,基础更为广泛的社会融资11年4季度有所增长。
尽管政策转向宽松,但是决策者希望避免重复2010年的情况,那时1月份信贷激增远远超出目标,使得那年剩余时间很难执行货币政策。为了更好的管理对积极政策回应的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向市场注入了352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并未采取广泛认为的削减准备金率的措施。
近期政策的改变目的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灵活性,但不会改变全年的预期。我们仍然认为在未来几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将减少准备金率200个基点,财政当局将增加支出并放宽税费,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预计下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几个月。
印度央行按兵不动
2011年,市场一直低估印度储备银行收紧政策的决心。现在,我们相信市场高估了印度储备银行放宽政策的意愿。虽然12月整体通胀大幅下降,这主要由于基数效应,潜在势头继续大幅增长。这巩固了我们的语气,印度储备银行将维持其季度政策,使得削减准备金的预期落空。相反,央行可能对卢比近期是否持续走强,原油价格是否继续坚挺,近期出人意料的增长是否存在偏差等进行监控,以确定下一步行动。我们仍然认为,印度储备银行将在2012年下调利率25-50个基点,基本低于目前市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