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速记服务业起步较晚,以前由于市场需求不大、从业人员稀少,即使有需求,一般只能从法院等机构找记录员“客串”,因为市场上没有专业的速记公司和专业的速记人才。国内的速记服务业真正形成市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跨国知名企业的入驻,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商业活动空前频繁,这些商业活动的信息需要第一时间、准确地向外界传送,而这些信息的记录需要高水准、专业的速记人才。于是,在北京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速记服务的“作坊式”小公司。直到“亚伟中文速录机”问世后,速记公司才广泛为人所知,并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北京目前正式登记的速记公司有20多家。国内很多速记公司是既为客户提供速记服务,又向业界人士提供速记培训。据了解,国内的速记公司,大都不是苦于无“市场”,而是苦于无“人手”。由于需求市场的壮大和服务市场的长期人才真空形成巨大供求缺口,很多速记公司知道从市场上找人才是不现实的,于是,一方面不断接业务,一方面又必须向外招生培训。这种培训的目的是培养适用人才,而不是将培训当成另一种创收手段。虽然目前国内的速记服务公司经营存在一定困难,但其前景还是被大多数人所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