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42 0
2012-02-07

新年伊始的一系列报告都在令人兴奋地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得到了提振。就业岗位创造速度增加了,制造业和服务业指标改善了,消费支出也要强于预期。但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美国的产出增长依然相当低迷,美国经济依然面临三大赤字:就业赤字、投资赤字和长期财政赤字,这三大赤字都不可能在选举年得到解决。

  尽管如今产出已经高于2007年第四季度,但仍要比劳动力和产能充分调动情形低很多。其中的缺口——即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差——大约在GDP的7%(1万亿美元)以上。

  产出缺口反映了超过1 200万的就业赤字,即使就业率达到2007年顶峰时期的水平并吸收每个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25 000人所需要增加的就业量。即使2012年经济增长如许多人预计的那样达到2.5%,就业赤字仍然无法消除,可能将一直持续到2024年。

  美国就业赤字的主因是总需求不足。占美国总支出水平七成的消费受高失业、低工资增长和房价及消费者财富快速缩水的约束。2011年12月消费水平的上升是受家庭储蓄下降和消费信贷大增的提振。这两个趋势都不是健康趋势,也不可能持续。

  目前失业率高达8.5%,劳动市场参与率只有64%,真实工资一直停滞不前,这导致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只有44%,为历史最低值。劳动收入是家庭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支出的主要推动力。

  在大衰退之前,美国工人和家庭便已经陷入了困境。2000—2007年就业增长率较之前30年下降了整整一半。生产率的增长相当强劲,但远远超出了工资增长,而工人的平均真实时薪在下降,即使是大学生也无法幸免。

  事实上,2000—2007年这段时期只是中位家庭真实收入下降趋势中的一次反弹。此外,就业机会继续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高收入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职位,以及低工资的食品服务、个人看护和防护职位的数量在增长。

  相反,技能要求中等的白领和蓝领职位在减少,尤其是制造业职位。压力重重的美国家庭不得不削减储蓄率、用房屋所有权作抵押借贷,以债务的增加为代价维持消费水平,这导致了房地产和信贷泡沫。2008年,这一泡沫破裂,此后便开始了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

  三大因素导致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有害结构变化:

  ·基于技能的技术变迁,即传统工作的自动化和至少需要本科学历的高技能员工需求增加同时发生。

  ·贸易和外包带来的全球劳动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减少了就业岗位,压低了工资。

  ·美国竞争力下降,不再具有对生产和岗位的吸引力。

  技术变迁和全球化在其他发达国家也造成了类似的劳动力市场挑战。但美国竞争力下降却是政策选择的结果。

  特别是,在创造和维持高工资岗位等方面,美国在三个领域上投资不足:技能与培训、基础设施,以及研发。美国ZF在这三个领域的支出只有总支出的不到10%,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下降。当前,联邦ZF能够以极低利率借钱,而在教育、基础设施和研究领域,有很多项目都能带来较高的回报、立刻产生新增就业并提振美国吸引高工资岗位的竞争力。

  奥巴马总统提出了大量方案投资于美国国家竞争力基础,但国会中的共和党拒绝了这些方案,他们说,美国的当务之急的财政危机。事实上,在2030年上升到不可持续水平之前,联邦赤字占GDP的比重将在未来数年内大幅下降,就算没有进一步的赤字削减手段也是如此。

  美国确实面临着长期财政赤字问题,这是由上涨的医保成本和老龄化的人口导致的。但当前财政赤字主要是由税收收入不足造成的,其原因是低增长、高失业以及在总需求依然疲软的情况下,暂时性刺激措施到期、需要投入新的刺激措施。

  无论如何,为了保证美国经济今年能有2.5%的增长,奥巴马所提出的工资税削减和失业救济方案应该延期到今年年底。这些措施能够为脆弱的复苏上保险,而对长期财政缺口毫无影响。

  那么,如何解决美国经济的就业赤字、投资池子和长期财政赤字呢?

  决策者应该在财政政策方面双管齐下,在当下消除就业和投资池子,同时提出一个多年计划逐渐削减长期财政赤字。这一长期计划应该增加教育、基础设施和研究方面的支出,同时限制医保支出的进一步增长(比如通过奥巴马医疗改革立法中提出的成本限制机制)。

  现在就通过长期赤字削减计划,但推迟到经济达到接近充分就业时再实施,这样可以防止财政收缩操之过急,把经济重新拖入衰退。事实上,颁布这一揽子计划可以大小投资者对未来赤字的担忧,提振消费者和商业信心,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

  怎样填补长期财政缺口?痛苦的选择应该马上做出,并等到经济复苏后大力推行。但是,在未来几年中,财政政策的额当务之急是就业、投资和增长。





作者: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 劳拉·泰森 来源:Project Syndicate 2012年02月02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