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294 2
2012-02-07
    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疏导员工负面情绪,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起成熟的员工心理预警和平衡机制,需要企业、员工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链接: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

    “华为过劳死”、“富士康连环跳”等事件,我们是不是有理由发问,员工不快乐了,公司还幸福吗?

    不言而喻,企业的核心是产品是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是品质和质量。而这些的所有核心就是人,也既是员工!所以一个企业的发展好坏直接来自于员工的状态好坏的反馈。员工在一个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往往一些管理者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员工的心理状况,从而无法有效的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其实,有时候,企业管理者过多地看重物质激励因素而忽视了员工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不仅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1、企业为争取或留住某些优秀的人才不得不增加工资开支,导致企业的人工成本不断上升;

    2、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只是雇佣与被雇佣、工作与报酬的关系,缺少感情联系的纽带和必要的信任基础,严重的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对立的局面。由此,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正常的价值观体系。

    因此,对现代企业来说,关注员工的心理报酬因素并用这些因素去弥补薪酬机制中的缺陷和不足,是实现有效的激励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究竟应该如何正视员工们的心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26 00:00:44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30 22:20:25
传统就是那么几种,但是国外一般比较关注员工的需求,不管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逐层满足,还是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基础上产生激励理论,还是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前,X和Yl理论,都是从员工的续修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华为的过劳死”,这个取决因素很多,不能简单地从薪资激励或是减少工作方式进行解决,同样的“富士康十几连跳”依旧依然,目前员工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生存压力,还有来自其他方面更高的需求。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观点不代表一定正确,还是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然后分为群体和个体,针对群体采用一致的处理方式,即EAP或是通过在符合企业战略发展基础上修改的薪酬奖惩制度,等等。针对个体则需要视情况而定了。相对来说,跳楼事件归根结底是薪资带来的生存压力和被尊重方面(毕竟曾有关于台资企业对于员工尊重程度-身体检查及劳动时间过长的新闻报道)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