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矿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研究
土壤微生物作为复垦生境变化的敏感指标,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复垦土壤质量及植被恢复效果。本文以平朔露天矿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SIII(刺槐×臭椿×榆树)、SIV(刺槐×油松)、SV(刺槐纯林)、SCM(柠条×刺槐×沙棘)、WUH(沙棘×榆树)、WH(沙棘纯林)、WG(牧草)七种林草复垦样地和2年与7年的复垦耕地IC1、IC2,并以未复垦地UR作为阳性对照,原地貌林地OP与耕地OZ作为阴性对照,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差异,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群落结构对植被恢复效果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如下:(1)12个样地36个样本的1183907条有效细菌序列按97%相似度水平划分为4449个OTU,分属39门、101纲、190目、349科、603属、1285种;(2)多年复垦样地中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差异不明显,但在初期受复垦年限的影响较大,土壤pH值、全磷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各样地在门、纲、科、属水平的细菌群落组成相似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