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985 0
2012-02-08

摘 要:

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资金、融资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急切地需要得到ZF资金的支持。外经贸扶持促进政策对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是其中一个普惠制的政策,让众多中小企业感受到阳光政策的温暖;中央和地方ZF应进一步对促进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民营经济,资金管理
  我国现有中小企业约1100万家,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部分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以上,同时中小企业还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灵活、反应迅捷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与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激烈竞争,争取市场份额。然而,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资金、融资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急切地需要得到ZF资金的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正是ZF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降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各项活动的ZF性基金。自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推出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开拓资金设立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其中众多取得良好发展的中小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并且出口数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但总的说来,其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并不十分有利,这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企业出口的市场单一,出口数量与价位受制于对方。正因如此,中小企业出口商品价格偏低,出口规模扩张缓慢。目前,中小企业出口商品价格与国内市场的商品价格大致相同,出口利润大多仅限于出口退税部分。因此,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扩张出口规模并获得较高出口利润的主要出路。但是,仅仅依靠中小企业自身力量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却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一)中小企业国际市场的主动开拓愿望缺乏
  
  
出口商品结构类似的各中小企业并不具有品牌优势和产品价位优势,因此他们进入市场的条件是雷同的。一旦某个企业开拓了新的国际市场,其它的相关类型企业就会蜂拥而至,形成恶性竞争,结果形成开拓国际市场一家开拓、多家受益的局面。正因为如此,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主动开拓国际市场的愿望,总是寄希望于将开拓市场的任务交由其它企业来承担。
  
  (二)国际市场的开拓难度加大
  
  
高度发达的资信社会将整个世界缩小为地球村,国际市场早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信息闭塞,因此,以往仅提供信息就能获得市场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开拓市场就意味着需要培养市场,从而意味着需要进行多次的境内境外商品展,需要获得各种体系的质量认证,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广告宣传并且策划有创意的销售活动。这个复杂的进程就意味着市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必须要依靠长时间、连续的多种形式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开拓国际市场对单一的中小企业而言,难度非常大。
  
  (三)国际市场的开拓风险增加
  
  
国际市场的开拓费用并不仅仅包括培育市场所需的费用,还包括市场调查费用、市场评估费用、策划费用以及人才培养费用等。这些费用的特点是单笔支出并不高,但要完成开拓市场的全部任务,其总的费用就相当可观。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拓过程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前期的投入就会变成无效投入,市场开拓的风险非常大。
  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并将单一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行为转化为集体行为,国家需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中小企业分步骤完成国际市场的开拓。有鉴于此,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扩大外贸出口意见》中,提出建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以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的措施。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各种活动,为中小外贸企业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二、市场开拓资金的巨大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方面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为:
  
  (一)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创新的动力
  
  
企业创新包含新技术的引入、新产品的开发、新兴市场的拓展和新管理机制的形成等多方面,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所支持的各类认证、开拓新兴市场、国际市场分析等国际市场拓展活动正是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方面,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该市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进行适度倾斜,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达6.87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2.3012亿美元,同比增长达27.2%,成为该市出口创汇新的增长点。
  
  (二)良好地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旗帜,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佳武器,是开拓新兴市场的一把利刃。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把企业品牌推向国际市场,注册自有商标,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也是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苏省盐城创想贸易有限公司在申报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之前,每年只参加国外一两个较大的展会,年销售只有200多万美元。有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现在每年至少要参加8个以上的国外展览,年销售额也在成倍地增长。短短的6年时间,年销售额达到了1200多万美元,拥有欧美、日本、韩国、南美、东南亚、中东、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2000多家。
  
  (三)及时地充实了企业的资金
  
  
市场经济片刻离不开货币流通,因此市场经济也被视为货币经济。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历史短、注册资本低、融资渠道不畅等多种原因,更加表现出对资金的渴望,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设立正好满足了中小企业这方面的要求。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项目420个,支持资金673.1万元,为10年来的新高。673.1万元对于获得扶持的155家中小企业整体来说微不足道,平均1个企业支持不到3个项目,扶持金额平均在4万元左右,但它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自实施以来,有效地发挥了资金杠杆作用,提高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它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推动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认可。
  
  三、进一步完善开拓资金管理的现实路径
  

  从多年来的运作情况看,管理者把重点放在公开透明上,忽视了管理的科学化,而使用者则认为,现有的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的范围并没有像中小企业所期待的那么宽泛。因此,定向使用和科学管理是市场开拓资金管理的重点,也是市场开拓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根据实施细则精神,为了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实现开拓国际市场的任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细化申报企业的资格条件
  
  
尽管绝大多数的出口企业都是年出口额在4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但是仅以这一个经济指标来界定企业是否属于中小企业并不合理。比方说,有些企业虽然年出口额在4500万美元以下,但它的注册资本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年产值、销售额都在几亿元或数十亿元,对照国家划分大中型企业的标准这些企业却应属于大型企业。
  因此,可以完善“申请企业条件”的第二条,即申请企业除了具有法人和进出口经营资格、上年出口额的海关统计数在4500万美元以下外,还应同时具备其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外销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50%以上,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财务记录。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获得实实在在有效的ZF资金的扶持。
  
  (二)搭建服务平台以指导企业开拓市场
  
  
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成本太高,单个企业面对国际市场单打独斗,成功机率很小。因此开拓国际市场不但需要中小企业自身不懈的积极努力和周密的计划安排,同时还需要市场开拓资金管理部门(包括商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指导、支持和服务。
  作为市场开拓资金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商务部门应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本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国际市场结构,提出资金重点支持的方向、重点支持的产业以及重点支持的市场。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重点支持方向的事前告示制度,对重点项目进行有计划的扶持,分年度并且持续地支持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企业,跟踪其完成国际市场开拓的全过程,从而避免工作的无序和盲目。这样既可以坚持市场开拓资金定向使用的原则,还可以指导企业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市场开拓,从而实现了政策执行的更加优化,更加公开透明。
  
  (三)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扩大资金规模并增加扶持范围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由于总量太少,很难做到公平合理,结果很容易造成企业的误解。因为资金的总盘子有限,市场开拓资金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分配的指标小,而符合支持条件的项目多,这样有的项目得不到足额的扶持,结果伤害了部分申报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增加了申报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因此,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根据中央财政对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支持的资金进行一定的配套。搞好中央和地方的资金配套使用,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使市场开拓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增加中央市场开拓资金总额预算的同时,也要适当扩大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范围。根据WTO规则,市场开拓资金将是ZF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应加大扶持力度,将企业出口商品反倾销诉讼费等列入支持的范围。
  
  (四)简化、缩短审批手续和时间
  
  
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和重复劳动,2010年开始国家已经取消计划申报和实施申请两个环节,同时每年可以申报2次,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但是从项目资金拨付申请到企业拿到支持资金还是需要1年的时间,时间跨度太长。而且有些项目客观上并不是以公历年度1月1日到12月31日来划分的,比如质量、环保认证等项目如果是在当年下半年实施,而获得认证证书和支付认证费用、取得发票可能是在第二年了。这就造成了项目实施在今年,而项目结束在次年,现有的开拓资金申报办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应该继续简化申请、审核、审批程序,提高效率,缩短从企业申请到资金拨付的过程。由地级市商务主管部门受理审核企业的申请资料,然后由同级财政部门审定后,集中向省商务厅和财政厅申报,由省商务厅、财政厅审批拨付到各市(县),由各市(县)及时拨付给企业。省财政厅和财政部可不定期抽查各地支持资金的审核、拨付、使用情况。
  同时为进一步减少开支,可以推广申报材料的“电子化”。可以尝试要求企业仅准备一份申报纸质材料(以往申报均要求企业提供多份申报材料,便于各级资金审核部门审阅和存档),同时将此项材料扫描成图片格式上传(可在管理系统中增加附件上传功能)。这样各级部门初审时仅需企业准备一份纸质进行流转,其余均可在网上直接提取相关资料进行核对审核。这样不但节约了企业的成本,也便于各级资金管理部门随时调档、存档,响应无纸化办公的号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