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51 0
2007-01-15
2007-01-15 07:19:36 来源: 上海证券报

自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14日凌晨宣布了下调成品油价格的消息后,业界对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期盼更加迫切。权威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机制其实已经开始执行,政府正在根据市场的反应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首度“根据国际市场”调价

发改委14日的通知宣布:1月11日,WTI原油期货价格降至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每桶51.9美元。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07年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同时,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90元。

记者注意到,“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是发改委在历次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中首次采用的措辞。

三年以来,发改委除了仅在2003年5月12日因“防治非典型肺炎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对经济特别是民航、铁路、交通和出租车等行业的影响日益显现”的理由而宣布降价外,在历次调价的通知中均强调“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

光大证券分析师裘孝峰指出,此次调价的幅度也非常蹊跷。以往每吨成品油涨价的数目都是50元的倍数,如果按照同样的定价方法,这一次下调的幅度则应该是每吨250元。资料显示,2006年5月24日,发改委将汽、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2006年3月23日,发改委将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

“原油定价法”实施迎来最佳时机

由于原有定价方法的弊端日益突出,2006年10月,发改委及三大石油公司负责人召开成都会议,商议实施新机制。根据介绍,新机制不再“盯住”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而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新机制在业内俗称“原油定价法”。

成都会议后,知情人士曾告诉记者,原油定价法已经基本获得通过,发改委将择机宣布。该人士透露,政府的思路是,当国际油价跌至每桶50至55美元时,将是实现国内油价与国际完全接轨的最佳时机。

1月5日起,三地的原油价格已经先后跌破每桶55美元,新机制无疑进入了最好的试行期。

至于对具体企业的影响,裘孝峰认为,本轮降价将使国内最大的原油加工和成品油销售企业中国石化1月的平均炼油毛利降低0.6美元/桶,与其5美元/桶的毛利基数相比,此次影响不大。他强调,一旦原油定价法最终得以宣布,对中国石化将是长期利好。

2005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一览

时间 类别 调整幅度(元/吨)

2006-1-14 汽油 -220

2006-3-26 汽油 +300

柴油 +200

航空煤油 +300

2005-7-23 汽油 +300

柴油 +250

航空煤油 +300

2005-6-25 汽油 +200

柴油 +150

航空煤油 +300

2005-5-23 汽油 -150

2005-5-10 柴油 +150

2005-3-23 汽油 +3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