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增长动力缺失
2012年02月09日 10:26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近期,央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应对时变,并不急于出手数量工具。部分投资人对货币信贷宽松的预期虽未实现,但市场流动性已有改善,且细心的观察者仍可嗅到政策微调的气息。
2月7日,央行披露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月初的一个讲话,其中包含的信息有,继续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满足首次购房家庭贷款需求,等。
此一政策方向与新近财政政策相呼应。本月初,财政部对各地支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包括地方发债及房产税收入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等,以此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不留资金缺口。
除了影响层面广泛的保障房及房地产政策的加力或局部调整,小型微型企业、水利建设等其它领域的定向支持也已然明确。
这类政策调整,显示中国经济决策者正试图填补增长动力的缺失,应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可能形成的缺口和外部大动荡带来的出口下滑。受欧债危机持续深化影响,中国的出口在今年1月极有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全年走弱的趋势也较难改变。
之前公布的1月官方PMI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已连续四个月位于50%以下。而且1月的降幅分别为1.7和2.2个百分点。
这显示出当前进出口贸易依然疲软。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持续走低。尽管相关部分努力稳定进出口政策,但相比于成本上升及外需走弱,这些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外贸局面。
此外,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可望平稳,对增长的突出贡献并不能在短期内出现突飞猛进。对投资的依赖便再成现实选择。
在中央及地方ZF在建、续建项目之外,水利、保障房、铁路等均属今年新开工建设项目较多的领域。支持保障房、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所释放出的政策信号,可能是微调的一步,未来如果欧债危机继续对中国经济构成下行压力,不排除原有约束性、限制性政策的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