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基金市场独具优势 英国《金融时报》旗下刊物《Ignites Asia》主编
丽塔•拉伽斯•德拉莫斯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国际咨询公司Cerulli Associates表示,台湾为谋求在亚洲零售市场扩张的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提供了“最大的风险回报比”。该公司表示,台湾市场虽然“乍看之下并不令人激动”,但蕴含着机遇。
“中国大陆是个‘传说中’的市场,至今仍以没影的盈利而闻名,而且在一段时期内依然无法取得盈利。香港和新加坡虽然是最开放的,但它们的市场偏小。而在韩国,外国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处境艰难。”Cerulli在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印度突然改变政策,禁止收取销售费用,在零售市场上引起了混乱。东南亚的零售市场不是刚起步,就是被本土公司牢牢把控着。而且,在整个亚洲地区,都存在咄咄逼人的法规。”
在评判未来两三年亚洲哪些市场可为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开拓零售业务的机会、且不会让它们经历“失眠之夜”时,Cerulli着眼于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资产管理规模的预期增长率;行业的预期收入;营业利润率和成本收益比;零售市场对外国管理公司的开放性;分销模式的灵活性。Cerulli表示,综合这些因素来看,台湾明显是佼佼者。
Cerulli承认,从数量上来看,“台湾显得乏善可陈”,但是,考虑进军台湾零售基金业的公司不应只盯着数字。“让我们来看看大环境:你在其他许多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上遇到的困难,在台湾是不会遇到的。它显然是目前唯一广泛接纳外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大型亚洲市场。”
纵观除日本外的亚洲市场,只有在台湾,跨境产品的销售额才超过本土注册的基金;而且,跨境基金的发展趋势继续向好。据Cerulli计算,截至2011年6月,跨境基金的资产管理额约占台湾市场所有基金资产管理额的62%,而2007年这个比例为53.2%。
台湾市场上的这一趋势,与大多数亚洲市场(除日本外)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亚洲市场上,散户投资者一般具有本土偏好。整个地区本土基金管理的资产中,只有不到10%被投资到海外。虽然台湾采取了一些措施,规定必须披露佣金水平,以促进跨境基金和本土基金的公平竞争,但市场上对跨境基金的需求并没有减弱。
去年3月,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规定,现有基金必须披露支付给银行分销商的所有佣金。此举旨在提高分销过程的透明度,因为离岸基金管理公司向银行支付的佣金一直高于在岸基金。
业内人士称,在岸基金通常向银行支付相当于销售额1.5%的佣金,而离岸基金最高支付3%。
尽管当局采取此举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外国基金管理公司仍然欣欣向荣。在按截至2011年6月的资产管理规模排列的台湾市场十大基金公司中,摩根资产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和德盛安联投信(Allianz Global Investors)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3%和4.6%。
Cerulli表示,台湾市场上的一些国际公司正在利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获益。
Cerulli称:“对国际基金公司来说,在台湾落脚既能接触中国大陆的资产,同时也能保持灵活性,并降低承担巨额资本开支的风险。”
“在中国大陆经营,外国公司需要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并且必须遵守严苛的、有关基金结构和投资方式的法规。”
该公司总结道,台湾市场是“有朝一日大举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的比较有利的起点。”
除了零售市场上的机遇以外,台湾目前还是亚洲“最有吸引力的机构市场之一”。“台湾各大养老基金正开始投资海外,并把业务外包给国际基金公司。”
本文最初发表于英国《金融时报》旗下刊物《Ignites Asia》,丽塔•拉伽斯•德拉莫斯是该刊主编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