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00 0
2012-02-11

沃顿知识在线:中国刚刚迎来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庆典。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马歇尔-迈耶:简短的回答是,“所有的一切”。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变革。最明显的就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贸易额和国内生产总值都在增加。由于中国沿海城市是贸易集中的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从郊区往返于城市的外来民工大量增加。另一个较小的变化很有意思,即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未缩小,而是停止快速扩大趋势。我认为这是因为工资汇款给外来民工的缘故。所有这些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能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

沃顿知识在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有哪些行业受益较多?又有哪些经济领域因此而受挫?

迈耶:没错,实际上,既有输家,也有投机赢家。众所周知,最大的赢家是制造业。而在制造业当中,最大的赢家是电子行业。中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是电子产品、计算机等产品,而不再是以小商品为主。这些行业发展迅猛。多数是组装加工,比如为苹果等公司进行组装加工的富士康。但是很多业务还包括部件和模块组装,例如电力变压器、电线等。因此,总体上,制造业是从中获益的,特别是电子行业。

另一个获益的行业是汽车行业。中国出口大量的汽车配件。因而中国的汽车装配业也在快速发展。有人甚至说,汽车业中心已经从底特律转移到了上海。我认为这是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

有没有获益甚少乃至受到负面影响的?回答是,中国的农村。外出打工者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在纪录片《归途列车》中,主人公是一对打工夫妻,他们离开了四川的父母和孩子,去往深圳打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农业陷入困境。中国在土地改革方面进行了很多试点工作。1978年邓小平的土改政策非常成功。凭借家庭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大幅提升。但是,今天的中国仍在深化土地改革方面挣扎。曾经出台过一些方案,让农民对他们的土地有控制权。但是,这些方案都未取得成效,因为无法集中足够大的土地区域来进行有效生产,即使劳动力成本很低。例如,中国的双粮就存在很大危机。其中之一就是棉花。中国没有足够的人来收割棉花。因此,有些棉花就不被收割。西红柿也是面临相同的情况。这是一种精巧的蔬菜,仍然在很小的土地区域种植,而且还是人工收割。而生产番茄酱的企业也是做得不如人意。事实上,他们在去年年底是亏本的,而且今年还会亏本,因为用工荒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

沃顿知识在线: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意味着什么?他们是如何转型成为全球供应商的?通过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的企业可以有哪些借鉴之处?

迈耶:我们要把中国经济一分为二地来看。首先是外国投资加工经济。比如台湾的富士康或三星,他们在中国投入了巨资。从某些方面来衡量,三星是中国最大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进入中国,利用至今为止依然十分可靠的廉价劳动力,从事着廉价的生产用于出口。他们的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企业的利润微薄,而且还面临一定风险,因为成本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人民币仍然在升值,而且工资水平一直在上涨。

工资上涨是由供需关系推动的。其中有一个变化很有意思,也非常重要,而且直到一年前我们才开始理解,那就是农村工资。这被称为“刘易斯拐点”[以诺贝尔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的名字命名],当经济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劳动力供给首先从农村减少,然后是城市,工资上涨。好吧,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发现,早在2003年,也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短短两年之后,在中国内陆深处的省份,那里的工资开始大幅上涨,例如甘肃。农业工资的增幅为每年10%或15%,有时甚至更多。甘肃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获得并对该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得出结论,刘易斯拐点出现在2003年,也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两年。

在城市,农民工的工资从2006年开始大幅上涨。几年之后,到2007年,工资上涨了20%。事实上,用工荒现象推动了中国的新劳动法。2008年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使得劳动者原则上拥有了一些和终身教授相同的权利。但这是对用工荒的一种响应措施。

沃顿知识在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是以出口推动为主。随着欧美国家面临经济问题和增长减缓,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又是如何?

迈耶:在我看来,出口经济不太可能以同样的速度继续发展。为什么?我们谈到了出口国的成本压力。当然,其主流市场的经济情况是温和的,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这种条件是不错的。因此,他们在这些市场销售无限量的相对较低成本商品的能力将会受到一定限制,现在有很多报道称,不少工厂已经倒闭,特别是在广东省。这些数据开始显示出口趋缓。很明显,这样的出口模式现在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经济还有其他增长的地方。讽刺的是:中国增长的地方是农村。传统的市场体系和中国农村的传统的分销渠道,最终都让位给更加现代化的体系。随着中国的大型企业开始进入乡村,而这个领域是他们长期忽视的,这就给了中国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比过去十年的发展空间要小得多。

沃顿知识在线:你认为国内市场增长速度是否够快,发展程度是否够深,足以弥补出口需求的缩减?

迈耶:我不清楚,因为人口是另一种竞争力。中国是人口老龄化国家。2010年的抚养比成反比,即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整个2010年期间,这个比例一直在下降,去年年初开始上升。中国采取了一些较小的变革,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独生子女政策。即便做到了,也不会在至少15-20年内产生任何效果。我认为,最好的计划是,中国能够很快的实现人口的倒金字塔。有时我称之为塔形,这跟日本目前的情况很像。

人口老龄化会怎样?人们会不愿意花钱,至少在消费品上。中国的市场调研反映出这个情况,有很多人虽然有钱,但是他们不愿意花钱。所以问题就是,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释放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而在农村,有很大一个群体,他们并不是中国最富有的,也不是最贫困的,他们拥有未利用的消费力,只是在过去没有途径购买商品,但他们现在有了。城市居民考虑的是,他们在年老时需要社保支持和医疗服务等,如果他们可以获得的话,那么他们究竟还需要多少花费呢?我不知道。我认为这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