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7-1-25 13:02:00
参看:《[原创]一个人的经济学以及其精确的九个公式》 吧,里面的的九个公式不要说是:“在同样的生产率的情况下,乙可能需要的是大米的平均需求量是10斤/天、对葡萄酒的平均需求量是0.75瓶/天.”就是在乙同样的可能需要的是大米的平均需求量是10斤/天、对葡萄酒的平均需求量是0.75瓶/天的情况下,大米与葡萄酒的生产率改变也照样可求。里面介绍得很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5 14:39:00

㈧(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物品A的保质期)/(主体B对物品A单位时间的生产率×在保质期内物品A被主体使用达到最大效用程度时主体B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单位数)=1(1代表均衡)。这是个总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16:11:00

你这个公式是建立在已经确定的“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之上的,我们的问题是主体B如何确定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18:11:00

不就是看如何来判断 大米跟 酒对人的效用马?

不知道怎么来表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21:52: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26 16:11:00的发言:

你这个公式是建立在已经确定的“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之上的,我们的问题是主体B如何确定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

㈧(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物品A的保质期)/(主体B对物品A单位时间的生产率×在保质期内物品A被主体使用达到最大效用程度时主体B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单位数)=1(1代表均衡)。这是个总式!

该公式可以写成: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物品A的保质期=主体B对物品A单位时间的生产率×在保质期内物品A被主体使用达到最大效用程度时主体B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单位数(代表均衡)。推出: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主体B对物品A单位时间的生产率×在保质期内物品A被主体使用达到最大效用程度时主体B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单位数)/物品A的保质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22:06:00

另,从㈠主体B对物品A单位时间的生产率/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物品A单位时间生产出来的总产量被主体B享用时间。推出: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主体B对物品A单位时间的生产率/物品A单位时间生产出来的总产量被主体B享用时间。

㈡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物品A的保质期=主体B在物品A保质期内使用达到最大效用程度时的消耗量。推出:主体B对物品A平均单位时间的需求率=主体B在物品A保质期内使用达到最大效用程度时的消耗量/物品A的保质期。此式其实是上35楼的浓缩,因为,主体B在物品A保质期内使用达到最大效用程度时的消耗量=主体B对物品A单位时间的生产率×在保质期内物品A被主体使用达到最大效用程度时主体B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单位数。其它公式以此类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8 00:01:00

你这个公式当然是成立的,实质就是主体B对物品A的需求量=生产量。

具体到1楼的题目无非就是甲对酒的需求量=酒的生产量,甲对大米的需求量=大米的生产量

而我们要讨论的是,在边际平衡时,酒和大米在量上是何种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8 13:38: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28 0:01:00的发言:

你这个公式当然是成立的,实质就是主体B对物品A的需求量=生产量。

具体到1楼的题目无非就是甲对酒的需求量=酒的生产量,甲对大米的需求量=大米的生产量

而我们要讨论的是,在边际平衡时,酒和大米在量上是何种关系。

不错,主体B对物品A的需求量=生产量,但我们要在生产率一定时,用多少单位必要劳动时间才能使我们的生产量刚好等于主体B对物品A的需求量,不会过余又不会不及刚好“致中和”或“平衡”呢,这就是一个如何确定技术系数的问题了,反过来说,技术系数的确定以及合理与否也正是个生产与需求优化的问题。

酒和大米在量上是什么关系呢?这要复杂些,容我思考一下。不过我认为也应类似于上面“主体B对物品A的需求量=生产量”这一条方法去求,但主体B对物品A的需求量中是只有物品A(比如)的需求量,在需求两种以上物品时,就必须了解这些物品的搭配或组合,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主体B对物品A的需求率/主体B对物品C的需求率这么简单,我们还要考虑到物品A与物品C一起消费时引起的效用(应)如何,这同时还要借助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知识,因为,如果物品A与物品C是食品我们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组合对身体是否会有负效用(副作用),比如说,“波菜汤”——即波菜豆腐一起做汤吃会带起生结石,这比分开吃会有负效用(副作用),比如说,在一个公司中,领导按排两个平时单干得力但互有怨仇的下属合作,可能就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等等。不知pengleigz兄认为如何?在下学习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8 14:12:5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9 11:35:00

老兄考虑问题确实很细致啊,马歇尔有个“其他条件不变”的著名假设,老兄可否借鉴一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9 12:07: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29 11:35:00的发言:

老兄考虑问题确实很细致啊,马歇尔有个“其他条件不变”的著名假设,老兄可否借鉴一下呢?


谢谢pengleigz兄夸奖,小弟的许多文章都是与像pengleigz兄这样的前辈讨论、交流时激发所写的,你说马歇尔有个“其他条件不变”的著名假设,要在下借鉴一下是什么意思,其实在下并无看过多少经济学名著啊,所以,马歇尔这个“其他条件不变”的著名假设还不是特别明白,不好意思恕在下愚笨乱猜一下吧,pengleigz兄的意思是否叫在下借鉴一下“其他条件不变”——即暂不考虑那些次要、不常见、在某种情况下可忽略的因素,来思考、解决“在边际平衡时,酒和大米在量上是何种关系。”这一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9 12:09: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0 13:24:00

这个问题忒简单了。不过条件还不够。

效用函数没有给出来,约束条件也没有给出来。

就楼主给出的这些条件是不能求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3 12:12:00

回40楼:

可以这样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3 12:14:00

回41楼:

这个问题忒简单了。不过条件还不够。

效用函数没有给出来,约束条件也没有给出来。

就楼主给出的这些条件是不能求解的

你可以加进你认为必须加上的条件,然后给出一个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3 12:24:00

还是8楼的意见:

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和等边际原理,当甲效用达到最大化时,每单位时间取得的酒的边际效用和每单位时间取得的大米的边际效用应该相等。

请大家置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3 12:35: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2-3 12:24:00的发言:

还是8楼的意见:

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和等边际原理,当甲效用达到最大化时,每单位时间取得的酒的边际效用和每单位时间取得的大米的边际效用应该相等。

请大家置疑!

不是告诉过您了么?求条件极值用到“等边际”,这是一阶条件;二阶条件是否满足,是内部解还是边界解,则需要很多条件,这些条件每一本经济学教程都会介绍的。

好好去看看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3 12:52:00

回45楼:

需要用到二阶吗?说的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吗?

可否推荐一本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1 21:10:00

张三李四兄:

可否就这个例子指教一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