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813 6
2012-02-15
虽然知道理性预期思想以及相关的理论不算很早,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有些感受的。

    理性预期的理论很容易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以前在评论这句俗语的时候,多是鄙视的口气和态度。认为这是不听命令,不听指挥,不遵守团队精神的表现,带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

    但是从理性预期的角度而言,这句话应该说包含了很多的经济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我们知道,人都是活着的人,都是可以思考的,都是可以做出选择的。每个人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对政策做出自己的决策,采取行对应的行动,将政策对己有效用的部分发挥到最大,同时将不利的一面降到最低,甚至完全抵消。这是个人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当然不排斥因为道德水平高低的影响。

   所以下有对策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恰恰反应了人的某种本能或者灵活的运用政策,并且对政策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决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十分反感这种行为,因为众多的管理者认为这是员工不服管理的表现。而在我看来,一方面也只能说明管理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缺乏必要的调研,导致政策的无效性,另一方面,员工的对策行为也是员工从自身角度出来积极主动的来对政策做出反应,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员工关心自身利益,关心企业发展的一种表现,不能一概而论是消极的怠工行为。

  所以说,继续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这句俗语只能说是坐进观天。某种程度上是迎合了很多喜欢专断作风管理者的心态的一种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15 19:27:50
联系生活,顶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5 19:39:36
理性预期,还可以这么理解 、好吧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5 19:48:26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5 20:49: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5 14:04:55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