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276 16
2007-01-18
<P>话题还要从一出闹剧说起,若不是引子这么有趣,我未必有热情来写这篇文章。</P>
<DIV> </DIV>
<DIV>     新闻背景:<BR>     1,1月7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郝劲松自山西太原发出一封致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特快专递,呼吁铁道部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春运期间停止票价上浮。<BR>     2,中新网1月10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永平今天对外宣布: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DIV>
<DIV> </DIV>
<DIV>     这无非是个滑稽的造星运动——郝劲松的信有这么大能耐吗?中国人喜欢造星,比如“超女”、“名老中医”、“全能学者”、“民科高人”等等,都是国人自觉不自觉的凭空造物。事实证明,被捧出来的“星星”基本不靠谱,也大多没什么料。更精彩的,当那些被动地成为“星星”的人在一片颂歌声中迷失,昏昏沉沉地把那些声音当作真实,造星才算真正圆满了,一锅浆糊粥噗噗作响。<BR>     请注意一下两条新闻的日期,7日下午郝才把信寄出,我们姑且把邮递时间视为一天(这是邮局的承诺,但实际上路途稍微长一点的快递往往不止此数,想必各位也都深有感触),那么到铁道部相关人员看到信件的时间最快也是9日上午。然而10日铁道部发言人就发表了今年不涨价的声明,并且指出铁道部今年将因此减少3亿人民币的收入。你能相信中国的行政部门能在24小时内完成这种工作吗?我能相信的,最多是收发室老大爷见过了封皮。如今居然有这么多人认为是郝劲松的信产生了作用,感觉已经颇为怪异,而一些糊涂的学生甚至把郝视作硕士的榜样,以此立下读法硕的志愿,更让人无法忍俊。最可怜的还是郝劲松自己,在10日得到铁道部的消息后,记者立即联系了郝劲松,结果这个“法硕的榜样”还真让我吃了一惊:<BR>     腾讯网:您觉得在这个结果上,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什么角色? <BR>     郝劲松:我只是一个推动者,希望有更多的推动者。 <BR>     腾讯网: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前两天媒体的消息还是说铁道部今年春运要涨价,今天就突然有这么一条消息? <BR>     郝劲松:我猜测可能是高层起到了决定作用。原来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一夜之间就转变了。这是ZF顺应民意、适应潮流的做法。<BR>瞧瞧,郝硕士还真把自己的那封信当回事了,“一夜之间”这个词也真是够浪漫。当然了,他7日才寄信,10日铁道部就发消息,这种怪事不用这“一夜之间”浪漫化处理一下,怎么理解都是狗P不通罢?话虽如此,喜欢闻狗P的人还不少,比如参与炒作的无良媒体。无法想像哪家媒体会忽视两则新闻间诡异的时间差,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非要有一个解释,我以为这些媒体是有意地要带领平均智商100以上的中国网民勇猛下挫,期待一举突破侯学者定下的80分底线。最可怜的是郝劲松,记者几顶高帽送来就乖乖地自己钻进了预设的局,真正最大的受害者。这几天本人一直以看热闹的心态关注着相关报道以及相关的网民评论,然而令人悲哀的是,笔者几乎翻遍了某个知名网媒的网友评论,三天过去竟然没有一个人指出这个新闻炒作的牵强之处,人们是被媒体绕糊涂了,还是习惯了生活在心照不宣的谎言之中?</DIV>
<DIV> </DIV>
<DIV>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DIV>
<DIV> </DIV>
<DIV>     实际上,几年来铁道部执行的春运调价制度一直未能有效地调节春运市场,高层极可能是因此对价格杠杆失去了信心。事实上,民意显示,铁路客运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收入不高的打工者,尤以农民工队伍的阵容最为壮观。这个庞大的消费队伍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1,低收入使得他们对价格变化特别敏感;2,浓厚的传统观念使得他们参与春运旅行的欲望特别强烈。从一般的西方经济学观点来看,这两个特征使得“需求弹性”理论陷入两难,因为第一个特征会造成较大的需求弹性,而第二个特征却趋向于把需求弹性减到极小。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春运铁路依然满载超员、不堪重负,几番涨价非但没有拉低需求,反而引起了影响颇大的民怨,事实极大的违背了高层的初衷。<BR>     梁小民作为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曾支持多项价格调整政策,如因其对春运提价和水费配额调整政策的支持就常被人质疑为“勾结官府”的学者。作为把近年把西方经济学介绍到中国的重要人物,他的态度是很鲜明的,即适当地提高铁路票价能有效地限制客流,从而优化春运期间的交通治安状况。实践证明,这一供求理论在应用的时侯出了差错。边际理论认为,越是消费水准低的人越是对价格敏感,越容易响应价格政策的激励而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比如,“今年回家不坐Train,要坐就坐MSN”。这里显然的,决策者们错误地估计了春运市场的特殊性及其需求弹性,错误地应用了边际理论。都是谁在赶春运这个集呢?去广州火车站广场看一看你就能明白一切。腊月的铁路成了穷人的必需品,不管花多少钱打工者们都要回家,实际上仅15%到20%的价格浮动是很难令他们做出相反决策的。令人担忧的是,几年来没有达到激励目的的价格上浮,如今几乎变成了一个另类的“人头税”,成为老百姓额外的负担。</DIV>
<DIV>     </DIV>
<DIV>     价格的依据是质量吗?<BR>     许多人认为,春运票价上浮原本就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他们认为,春运期间满载超员极其严重,原本就差得可以的服务更是糟糕得雪上加霜,服务质量恶化却还要提高价格,是毫无道理的。有些人还举出商场、生产厂家搞春节促销的例子,表示商家都在春节把最好的产品以最实惠的价格抢入市场,铁路居然反其道行之,岂非荒唐?这里的问题是,现代社会中产品质量(包括服务质量)从来都不是价格的直接原因,尽管常态下它们可能会有比较统一的表现。真实的情况是,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在垄断市场里,供给永远短缺,垄断价格永远离谱。网友们的指责本身没有错,但思维过程错了。而令人失望的是,被指为垄断者的铁道部门理由还不少,比如铁路长期亏损经营(有人说铁路在赚取垄断利润,这一点我不太同意,铁道部毕竟不是一个企业单位,况且尽管郝劲松指责铁道部涨价形式非法,但以中国的国情,没有上面的批示或默许铁道部是决不敢乱涨价的)、铁路职工待遇并未因春运而提高等,表面上倒也说得过去。运力不足是铁路部门倒苦水时常用的理由,但笔者认为,无论是供给不足还是收入偏少,铁路都应该自己进行检讨。身兼国有、垄断两大特性的铁道部,自然而然的同时具有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臃肿、低效和垄断部门的傲慢、霸道。如此一来,铁路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资源分配效率低小使得运行成本偏高、服务偏差,另一方面提价又使得铁道部原本就糟糕的社会形象雪上加霜,这样一个混乱的局面不是铁道部能收拾下来的了。比较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把饼做大,引入竞争机制,创造一个有活力的市场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让铁路高效起来,供给能力自然会上一个台阶。然而这涉及到私有化,一个谈都不能谈的问题,除非执政高层某天突然开窍,绝无讨论余地。</DIV>
<DIV> </DIV>
<DIV>     还有些网友表现出过于乐观的情绪,他们认为,六年涨价一朝停,无论如何都算是个好事,它体现了ZF勤政爱民的进步。这里本人不禁要泼一盆冷水,因为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人民的实惠到底靠什么实现。总体说,可以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靠可用资源的增加,但绝不是靠众望所归的国家优惠倾斜政策。从系统角度看,所谓“优化”(这里我们与“优惠”一词对应)就是对结构的重组,换句话说就是理性地“拆东墙补西墙”以提高系统整体的效率,而不是凭空产生某种收益。以电脑应用为例,操作系统的优化是必须谨慎的,“过度优化”是不可取的,什么都优化就等于没有优化。人们当然有理由希望铁路票价不断地低下去,但我想提醒人们的是,百姓的总体实惠并不会因为所谓倾斜政策而得到真正体现,在运输资源紧缺的客观条件下,票价上赢得的优惠必定从逻辑上要求消费者在别的方面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很可能会令消费者产生超过其优惠所得的不愉快。因为黄牛党的存在,没有上涨的票价反而为黄牛们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很多时侯,实惠并没有落到人民头上。在无奈购买“黄牛票”的时侯,对“不涨价”政策的了解反而加剧了乘客的委屈和痛苦。<BR>  <BR>     最后笔者还想提一点小小的不快,就是一些整日炒作“西方渗透论”的人也趁机抬头,“什么价格调节!就是一些西方资助下的所谓学者、专家到处在找机会破坏中国的传统,反春节、反中医、反传统文化……”。看,又在借机为伪科学翻案,泥鳅就是泥鳅,见到烂泥就忍不住要钻的。</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8 14:24:00
好东西。我顶一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8 23:10:00

好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0 03:18:00

无良媒体最擅长的,不是把经济学人贬为骗子,就是对他们盲目信任。

可怜的老百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0 14:23:00
支持原创!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10:55:00
早该如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