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56 5
2012-02-17
影响中国当前经济的既有正面因素也有负面因素。

  正面因素我想要说两点,其一是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几乎任何产品在中国都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其二是在过去20年迅速发展的交通网络,尽管舆论对于日前高速发展的高铁有争议,但是交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很有用的,便捷的交通把以前分散的各地市场很好地结合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在负面因素方面,劳动力供给会下降。直到2015年,劳动力实际供给量会(持续)降低,也就是说,劳动力成本会快速上升。实际上,在过去的五年间,劳动力成本,(也就是)工人月薪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10年前,也就是2002年,每个劳工月薪为人民币480元,去年,(月薪已经升至)人民币2400元,是9年前的5倍。这种增长存在于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大多数领域。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在国际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面临生存的巨大挑战。他们自身还没有发展良好的技术,中国吸收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大量先进技术,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对于其自身发展并不难。我认为这是影响中国经济很重要的一点。

  另外一点是政策制度问题,过去十年,中国的改革处于停滞状态。改革没有向前,实际上反而是倒退。过去,ZF鼓励私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活跃角色,而自己只起到辅助协调作用;而当前,市场中ZF和私有企业的角色互换了。这种转换是破坏了很多企业,很多私人企业对于在国内做生意没有以前那么自信他们开始把把企业移到国外。另外第四点就是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只有在重启政治经济改革之后,中国经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还有一点是,在国际市场上,新兴市场的出口会变得更加困难。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的贸易增长是GDP增长的1.5倍。而接下来的10到20年间,这种增长不会持续。在接下来的10到20年间,在最乐观的的情况下,贸易增长或者仅仅只能和GDP增长持平。综合以上的各方面因素,中国今年的GDP增长可能会降低到8%甚至是7%。虽然和其他国家相比,这个数字是比较高的,但是和过去20年的10%相比,有所下降。

  国内市场的潜力应该怎样发展,我想那取决于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企业家发展市场的驱动力和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每每一提到中国经济,就说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我认为这是完全不正确的。中国需要的是坚持改革的领导人和草根阶层的企业家,而不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下调利率。相反,这些政策会损害企业(利益),这使得企业家失去了创新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17 14:45:21
说的很在理啊
附件列表

4.rar

大小:38.95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4.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7 14:47:01
改革也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7 14:55:23
一些既得利益者害怕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7 15:09:51
简直是在胡说八道。
比如人口,是中国人口多还是美国人口多,相比之下是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多还是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多。
难不成美国的那点人口不应该生产那么多商品,而且,美国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劳动就业不足!张维迎脑子进水了?

关于ZF鼓励私有企业的问题,难不成我们现在的私有企业的准入门槛比过去还要高?张维迎做为经济学家难道闭眼不看我们国家的《企业法》?看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成立公司的门槛不就知道了ZF是鼓励还是在遏杀?

张维迎把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本身的劣势看做是ZF的倒退,简直是胡说八道!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大企业打败小企业是正常现象,而不是什么ZF行为。

从张维迎的上面的话可以看得出,简直是个糊涂蛋。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对于自己身边的市场的正常竞争都不理解,一看到小企业失败就想让ZF解决,那你就不要埋怨ZF对于经济的调控和税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7 15:41:5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