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5515 16
2004-09-03

今天偶尔来到考研专版,发现这里热闹非凡,感叹最佳板块怎么还让西方经济学得到了。读了一些帖子,有些话想说。(顺便指出,俺的身份是过来人,且了解内幕者。)

1,对本专栏斑竹进言。这个板块谣言的负效应会得到加速,所以希望能得到官方的,正式的消息来源。为此,建议请学院主管在本栏目下答疑一次。

2,关于黑幕。传言中的黑幕太多了,据说有一年一位勇敢的考生在答卷上写了很多。由于我在人大经院就读,所以只能说这里的情况。硕士生录取谈不上黑幕。每年招收120人,还用黑吗,除非要照顾的那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糊涂蛋。在我的同学中似乎没有,至少我没有发现。

至于免试推荐,那是事先公开的,不能叫黑幕。

初试成绩占绝对比重,况且与复试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是从高到低录取,除非你被发现没有任何的经济学素养,同时还在那里瞎说。除此类情况之外,高分没有上者有可能是出国等个人原因。

博士生录取,随意性就大多了。可能是自己也要面临的原因吧,哈哈~~

3,关于考题。每个专业各不相同,这不必我说。一般来说,基本知识占60-70%,这要看教材,理解内容;15%技巧,较难的问题,文笔,考试技巧等;10%运气。另外5%是你永远得不到的,评卷老师给你扣了,这对最优秀者是不公平的,但算不上黑幕。

其他细节我看各位大侠都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9-4 16:42:00
楼主具体说说为什么“博士生录取,随意性就大多了。”呢,是不是很黑啊?本人打算考人大博士。请赐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4 17:53:00
以下是引用bruce_527在2004-9-4 16:42:28的发言: 楼主具体说说为什么“博士生录取,随意性就大多了。”呢,是不是很黑啊?本人打算考人大博士。请赐教,谢谢
谈不上黑,规则是明摆的,因为考博的初试成绩与录取之间的相关性极大地减弱了,因为导师倾向于招收两类人,一类是已经有成绩的(各方面之一),另一类是有潜力的,后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判断,所以没有录取,尤其是初试过关者就会觉得黑。其实从导师的角度来看,他在进行一种风险决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5 23:04:00

说的不够详细呀

可不可以多说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7 09:34:00
博士生原则上是需要具有科研能力或潜力的,而这种能力或潜力很难通过现行的考试成绩体现出来,我想这点大家异议不大吧。所以,当一个考生初试成绩很高,而复试成绩很低,从而没有被录取时,他/她之间的反应就是“太黑了”!这是一种情绪化的反应。那么,如何衡量科研能力呢,无非两条:要么你在权威的杂志上发表过论文,或通过你的工作论文看出你的能力;要么你在复试中显示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反应能力。而后者是主观的,前者是其他竞争者所不注意的,所以也会导致失败者的情绪。当然,我不否认有些导师招收了一些在职的。所以,你要是觉得自己有能力,那么一定要正确显示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7 14:30:00

各位大侠,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也想听一听各位的高论,为我的将来做好准备考研,我很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心的朋友请和我联系。我的E-mail is xing52022@sina.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