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三次世界大战#之一“微软VS网景”。浏览器是用户通往互联网的入门,起着牵制用户流量的作用,在巨头们的互联网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软认识到这一点后,迅速推出了最早的IE,展开了与网景的较量。微软凭借在操作系统中捆绑IE,以及重金投入研发,最终打败了网景,独霸浏览器市场。
#浏览器的三次世界大战#之二“微软VS Mozilla” 网景的出局成就了IE的王者地位,但也扼杀了创新,自IE6后近5年的时间再未更新,以开源视为生命的Mozilla Firefox的出现拉开了浏览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后google趁火打劫推出Chrome,微软先后推出IE7和IE8进行回应,但是难掩颓势,浏览器进入战国时代。
#浏览器的三次世界大战#之三“HTML5硝烟弥漫”2010年是HTML5的元年。由于其坚持“开放式互联网的”精神,各个巨头纷纷拥抱这一标准,并开展一系列针对HTML5并关乎未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战略布局行为,引爆了浏览器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目前,HTML5战场硝烟弥漫,王者之争如火如荼。
#浏览器的三次世界大战#“总结”。迄今为止,针对互联网入口的浏览器爆发了三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是1997年至2001年微软与网景之争,成就了IE的王者地位;第二次是2006年至2010年微软与以Firefox为首的开源浏览器之争,浏览器进入战国争霸时代;第三次自2010年开始,基于HTML5标准的浏览器战争如火如荼。
欢迎微博交流:
http://weibo.com/u/23478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