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在联手否决决议案后,主动出击,俄罗斯最先派出外交部部长访问叙利亚。俄外长访叙时,获得了当地民众极高热情的欢迎,这证明了中俄的否决至少在叙利亚国内支持力量大于反对力量。相比俄罗斯,中国更是接着派出三拨特使去中东斡旋,最近一拨是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带队出访中东。中国最近基本上把中东的热点关键国都跑遍了,不但去了叙利亚、沙特和伊朗,还专门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中国为国际事务如此外交主动出击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这次不遗余力不一定会有决定性效果,但至少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的真诚态度。而且,经过这么一轮的规劝,实际上是给中东国家一条后路,即未来真碰了钉子还可以回来,中国会给你们出路。
与中国相反,俄罗斯则是强硬中的强硬,这是中俄在扮演阴阳脸,中国笑脸斡旋,俄罗斯则不断阴着脸吓人。最新的消息是俄罗斯要从叙利亚撤侨。有些人极端地认为这可能是毛子出卖中国的信号,这是一种错误的逻辑,本质上中国否决提案就是站在中国战略利益上考虑的,俄罗斯更是如此,相比俄罗斯出卖中国,中国反而比俄罗斯更容易抽身,因为相比俄罗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利益更小。所以,那种可能性不存在。俄罗斯释放的信号至少包含,一旦中俄阻止不了这场战争,那就真的只能打。战争一旦开打,就不是谁能控制的和谁能说了算的,而是要真刀真枪地拼,中欧俄美尚且无法绝对掌握进程,那些海湾国家就更别提了。而且,更可怕的是,战争随时会引向沙特等海湾国家,同时包括伊朗、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等中东国家可能谁都逃不掉,中东有陷入乱战的风险,搞不好要爆发二战以来的最大和最惨烈的局部战争。同时,不排除伊朗在这种时候为了自保,择机实施核爆炸。
一旦中东乱战,首先受害的当然是中东国家,仗都打了油还能顺利运出来吗?生产都要受影响。世界能源当然受影响,但最受影响的肯定还是产油国自己,他国还能靠别的活,而他们离开卖油那是一天都活不下去。接着受影响的将是美国的石油美元捆绑体系,一旦中东乱战,世界美元本位制的体系可能坍塌。特别是,一旦伊朗核爆,则整个中东国家必然进入核竞赛,一旦核竞赛展开当前世界所谓的美国保护体系就不再存在,近几百年西方制定的世界规则就可能被改写,世界将进入一种新的运行模式,世界权力将重新分配。所以,中东大乱对谁都没好处,这是中国一直想让各方都明白的。所谓和为贵。
在卡扎菲的命被欧美交换掉之后,笔者第一时间在博客和新浪微博(新浪微博地址:
http://weibo.com/822998189)中强调,中俄将面临欧美的巨大压力,特别是欧美对中国的压力。
之后果不其然,美国对中国展开了“空天一体战”的军事威胁和军事包围,经济上要用TPP孤立中国(事实上两者都不可能完成,而美国也不是为了完成,而是为了让世界继续相信美国的军事实力具有对任何国家的绝对控制能力)。
欧盟方面,很快去年10月下旬在卡扎菲被打死后,就以所谓解决欧债危机为借口中断了中欧峰会,虽然没有明说但显然是拒绝了温总在之前一个月的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隔空向欧盟提出的参与欧债危机解决的条件(具体内容参考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之后,中欧虽然高层的交流没有中断,但中欧峰会暂停即相当于中欧更进一步合作暂停,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绷着暗中角力。
去年10月底,欧盟峰会开完后萨科齐第一时间致电胡总,就是试图借机敲中国一笔,让中国妥协投入救助欧债危机。但胡总直接告诉萨科齐:相信欧洲自己能解决好欧债危机。之后,法国G20首脑峰会,胡总会见萨科齐再次强调:解决欧债危机主要靠欧洲。两次的拒绝,实际上是中国告诉欧盟,想拿中国当冤大头是不可能的,中国不存在救助欧盟的问题。针对中国是否应该救助欧盟的话题,笔者当时正在写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特意对此进行一章的分析(考虑到这一章具有时效性,所以本章内容发在了博客当中,博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613930102dtw2.html当然,里面的内容后来在书定稿时又有部分添加和修改)。在笔者发表博文后不久,也许是外交部或智囊也接受民间意见,或许既定仿真如此英雄所见略同,反正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去年年底两次在欧洲强调,中国不存在救助欧债的问题。
事实上,中欧只有平等下的战略合作,根本不存在所谓救助。最近2月14日的中欧领导人峰会,温总嘴上再次说帮助欧洲就是帮助自己,但到底有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欧盟给什么样的筹码。之前,温总和欧洲政要以及在访问中这么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去年十月底之后,我们看到欧盟展开一系列针对伊朗和叙利亚的制裁,特别是对伊朗。但最终,让欧盟感到郁闷的是,美国对欧盟做得仍不满意,所以美国承诺给欧盟的救助资金并未有效到位,与此同时在国际评级上不断通过三大评级机构施压。
这一切,欧美都有施压中国在制裁叙利亚上妥协。但最终,中国顶住压力,再次联手俄罗斯否决了制裁叙利亚的草案。美国联合国代表赖斯在中国否决后,竟然拦着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大声指责,美国更是声言中俄要为叙利亚冲突负责云云。欧洲如英法对中国也是大放厥词,英国外交大臣黑格竟直接称中国“极不负责任”。中国,只不过没有顺欧美的意而已,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已,这当然无可厚非。
就像笔者在卡扎菲被欧美交易掉生命之后第一时间在博客和新浪微博(地址:
http://weibo.com/822998189)分析的那样,一旦中国顶过这轮压力,中国身上的压力会骤减,骤减后立刻就会有更宽松的大环境。这一切,在中俄再次联手否决制裁叙利亚案前后得到验证。
就在中国否决掉决议案之前,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欧盟,如今是德、法的欧盟,德法在欧盟中的地位又以德国为主,法国为辅,原因无它,经济实力决定。同时,德国主要主导欧盟内部整合,外部拓展空间主要靠法国(这样的分工很艺术,德国毕竟非常任理事国,而且德国有二战战败国的历史包袱,所以这事交给法国更好,德国充当幕后回旋余地更大)。所以,对外进攻主要由法国来完成,而一旦法国搞不定德国必出面,而德国一旦出面意味着欧盟就要有新的政策动作。德国总理在叙利亚投票前访问中国,实际上就意味着欧盟对这个决议案通过与否不是很有所谓,因为那不是欧盟所那么急切的,至少欧盟最大主导国德国是这么认为。如此,客观上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决心,让欧盟不得不再次考虑自己与中国的关系,以及欧盟在国际博弈中的位置。而在默克尔访华前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否决了德交易所和纽交所的合并计划,这实际上就是欧洲(德国)资本拒绝了美国资本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