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356 3
2012-02-20
为了防通胀,2007年央行6次连续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在2008年9月将准备金率定格在17.5%的历史高位;终于在执着的紧缩下,物价有所下滑,但经济增长却如同瞬间冰封,出口、投资、消费疲软,就业压力急剧加大。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2008年9月刚创造准备金率记录的央行顷刻变脸,5次下调利率,4次下调准备金率,ZF则进行4万亿的投资,银行则向外倾泻贷款。
  一切仿佛又回到三年前,2010年央行再次反向操作,再次加息,连续6次提高准备金率,又一次创造了记录,因为老毛病又犯了,通胀有些失控。
  诚然,央行是尽力的也是勤勉的,但有一句话不得不听,所谓覆水难收:每一次放开闸门,意味着大量货币通过中央ZF、地方ZF、房地产公司、消费者的贷款流向钢铁、煤炭、原油、水泥厂商,形成他们的利润,随着而来的是国债、地方债务、企业债、消费债务的高企;一旦收紧货币,这些债务立刻被宣布死刑,经济由火热变成冰窖。
  短短三年内,周行长一直在忙,头发变得花白,但物价上蹿下跳,经济忽高忽低,泡沫吹起又被刺破,象一个醉驾司机手忙脚乱,车子左右摇晃,颠簸震荡不已,可以预见,在明年下半年,又要转向掉头,这样周而复始下去,周行长怕要返老还童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尽管外部有美国的二次宽松,国际热钱涌入,但简单提高准备金率并非良策,这不过是让国内资本给国外热钱让路,事实上,外汇占款的被动超发才是货币流动泛滥的根本原因之一,应当从源头上停止央行结售汇制度,人民币由外汇市场实现交换,外汇不再统一购买它国国债,这样的好处是人民币不需要增发,也就没有了国内被动贬值,也无所谓汇率操纵了。
  央行购买的国债、企业债、金融债是债务危机的潜在根源,2009年国债余额超过7万亿,地方ZF债务超过了国债规模,企业债金融债更是天量,消费者贷款已经成为金融悬河,随时都有决堤的风险。
  一旦紧缩,在经济火热期间形成的利润,就变成了无头苍蝇,四处飞撞,在自然灾害的掩盖下,“豆你玩”“蒜你狠”迎面而来,玉米、小麦、棉花、蔬菜都被囤积居奇,这些热钱兴风作浪,推波助澜,它们在强行攫取利润的同时,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被迫上升,挤压着本已微薄的产业利润,使其被迫减产,整体经济步入滞涨的深渊。
  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是将这些各行其是的私人资本组织起来,变害为利,以商业银行的储备基金将其吸收,在消费疲软、丰产丰年、物价大幅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时买入;而在自然灾害、消费过旺、投资狂热时抛售;以稳定生产与物价。
  央行一方面减少债务债权的购买与外汇占款的发行,另一方面则每年买入重大专利、艺术品、采矿权、以及荒漠绿林等作为经济增长的价值补充,这样不但创造了新增利润空间,实现了价值的可持续增长,也实现了实物的可持续增长,是真正的经济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20 09:19:17
哎,资金断裂的不仅是房地产产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08:39:55
新京报讯 (记者苏曼丽)央行昨晚宣布,今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央行此次“出手”降息,距上一次今年6月8日降息还不足一个月,也是年内第二次降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08:54:08
很有意思的评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