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众多中国人的心头中。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像犹太人那样铭记大屠杀
具体的链接地址是:
http://opinion.cn.yahoo.com/jdgz/ncty/index.html
读了之后启示很大。
开头引用的最近的新闻热点: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面对前来友好交流访问的南京市ZF官员时公然声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引起轩然大波。南京市ZF官方微博昨天三次表态,驳斥河村隆之的言论,指责日本媒体炒作,并宣布暂停与名古屋市ZF的官方交往。中国网民对日本市长的怪论深感愤怒,同时质问:南京官员,你为何不反驳不生气?
特别是谴责和道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应该好好学习犹太人的做法。
文章中提到了我国学者说的一段话,真是一针见血!
“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炎先生的话说,只有当具体的环境要求回顾大屠杀历史时,我们才会重提那段创伤;总是倾向于把目光投向对方,而对自身的观照不足,甚至热衷于要求加害方忏悔,来回避自己的怨恨、羞辱和痛苦。除了争辩30万人死亡的数字和认定大屠杀的史实外(事实上至今未做好),似乎没有足够勇气和耐心去追问:如此奇耻大辱怎样影响了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重塑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怎样使其积淀成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历史财富?”
希望更多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