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接受《爱尔兰时报》上周六发表的采访时表示:“从今年起,中国已适当调低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这将有利于缓解物价、能源、资源及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习近平在最近几天还就外界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担忧予以反驳。他告诉都柏林的《爱尔兰时报》说:“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有所回落,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加强宏观调控过程中主动调控的结果。”
这么说,中国政府上个月其实是有意放缓经济?这并不太可能。中国经济活动的最佳指标——全社会用电量1月份同比下滑7.5%。另一个很好的经济指标——中国社会融资总额1月份剧减,同比缩减近50%。1月份新增贷款规模为五年来最低水平。
近年来雄踞领头羊地位的汽车销售如何呢?中国汽车销量1月份同比下滑23.8%。中国一月份房价连续第5个月出现同比下跌。进出口双双出现同比下滑。尤其重要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似乎也有所下滑。中国一月份实际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0.3%,连续第3月同比出现负增长,其原因主要是欧洲目前处于重重困境之中。
这是怎么回事呢?或许最给人以希望的迹象是:中国通胀率上个月跃升,从去年12月份的4.1%回升至4.5%。通胀率回升表明,由于中国民众迎接农历新年(今年春节来得较早),中国1月份日常用品的零售销售表现强劲。
当然,这些数据之所以普遍疲弱,其部分原因是上个月与2011年1月份相比少了四个工作日,但这些数据远远不如分析人士的预期。
作为对1月份经济数据的一种明显回应,中国人民银行(即中国央行)上周六宣布,从本月24日起,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自去年11月份以来第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央行去年曾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许多人此前曾预计中国人民银行会在春节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中国央行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春节长假之前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向各大银行提供短期资金。
中国央行此举预计将释放4,000亿元人民币(约合635亿美元),扩大银行可放贷资金规模,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各大银行是否会重复以往的行为,将可自行支配的所有额外资金放贷出去。即使是中国活跃乐观的各大银行现在也要开始弄明白,那些“鬼城”对他们各自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此期间,习近平副主席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一种充满自信的形象。上周五他在此次美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洛杉矶表示:“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
他的乐观言辞似乎反映了中国政府内部的想法。别忘了,中国政府的那些技术官僚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宣布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他们不会采取那些更加有效的措施,比如降低利率或者采取财政刺激措施。
为什么中国政府在面对1月糟糕的一系列数据而无所作为呢?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政府目前在担忧重新激起通胀率抬升,而其他一些分析人士则认为,中国政府的那些技术官僚不想像2008年、2009年那样做得太过分——当时面对经济困境惊慌失措的他们向中国经济注入过多的刺激资金。或许只是中国政府内部尚未达成共识。此外,中国即将面临的领导层换届看起来早已抑制了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不管什么原因,现在看来中国政府只会继续“微调”中国经济,做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那么,中国对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什么呢?对此习近平并没有透露,但政府的研究人员曾告诉路透社记者,中国政府今年新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5%。中国近年来总是能够远超预定目标,因此,看来中国的技术官僚实际上预期的经济增速为略高于8%,比2011年的9.2%有所下降。
然而,在今年经济增长如此放缓的开局之后,7.5%的全年经济增速目前将会难以实现。鉴于经济增速处于低个位数——倘若根本有所增长的话——我们通常会预期中国政府将会采取重大行动。
那么,中国最糟糕的经济指标是什么呢?那就是如下事实:中国政府官员在这关键时刻没有采取多少积极措施。